[实用新型]一种全新的封闭篷车车门玻璃升降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213852.8 | 申请日: | 2017-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9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占;李大升;常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鲁阔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F11/38 | 分类号: | E05F11/38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 地址: | 274400 山东省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新 封闭 篷车 车门 玻璃 升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窗,特别涉及一种全新的封闭篷车车门玻璃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车窗是封闭篷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车窗视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驾驶的安全性,在使用过程中,为了得到更好的视角和更舒适的乘坐环境,车窗玻璃需要经常进行调节,但是目前篷车车门玻璃升降系统发展十分的滞后,升降系统结构较为复杂,加工过程十分的繁琐,导致成本过高,故障率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篷车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洁,操作方便,价格便宜,工艺简单的封闭篷车车门玻璃升降机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全新的封闭篷车车门玻璃升降机构,包括车门框架,车门框架内部上侧安装有车门玻璃,车门玻璃内部设置有n字形玻璃导槽,车门玻璃的框架下边沿中心位置安装有伸入车门框架的竖直玻璃限位槽,玻璃限位槽上均布有若干个限位孔,玻璃导槽内部设置有升降玻璃,升降玻璃下边沿安装有玻璃卡槽,玻璃卡槽上安装有扭簧固定片,扭簧固定片一侧设置有扭簧固定丝杆,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扭簧,扭簧的另一端针头固定安装于玻璃限位片上,玻璃限位片和限位孔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全新的封闭篷车车门玻璃升降机构,所述玻璃限位槽两侧的玻璃卡槽上设置有左右限位片,玻璃限位槽的顶端设置有连接车门框架的卡槽固定片,玻璃限位槽最下端限位孔位置上安装有玻璃底端定位块。
实用新型的全新的封闭篷车车门玻璃升降机构,所述升降玻璃顶端中心位置安装有玻璃扣手,玻璃扣手可以用来更加方便的升降玻璃。
本实用新型的全新的封闭篷车车门玻璃升降机构,所述玻璃限位片和扭簧固定丝杆通过螺母螺纹连接固定,此种固定方式更加的牢固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全新的封闭篷车车门玻璃升降机构,所述扭簧固定丝杆为半丝状态,半丝状态便于玻璃限位片的上下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全新的封闭篷车车门玻璃升降机构,所述扭簧固定片焊接在玻璃卡槽上,升降玻璃固定压紧在玻璃卡槽中,以确保升降玻璃上下升降时不会与玻璃卡槽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洁,工艺简单,价格便宜,操作方便,完全解决了现阶段篷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存在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玻璃卡槽100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扭簧101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左右限位片102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玻璃底端定位块103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长孔升降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孔升降示意图。
图中,1扭簧;2扭簧固定片;3扭簧固定丝杆;4玻璃限位片;5左右限位片;6玻璃底端定位块;7玻璃限位槽;8玻璃卡槽;9卡槽固定片;10升降玻璃;11玻璃扣手;12车门玻璃;13玻璃导槽;14车门框架;15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车门框架14,车门框架14内部上侧安装有车门玻璃12,车门玻璃12内部设置有n字形玻璃导槽13,车门玻璃12的框架下边沿中心位置安装有伸入车门框架14的竖直玻璃限位槽7,玻璃限位槽7上均布有若干个限位孔15,玻璃导槽13内部设置有升降玻璃10,升降玻璃10顶端中心位置安装有玻璃扣手11,升降玻璃10下边沿安装有玻璃卡槽8,玻璃卡槽8上安装有扭簧固定片2,扭簧固定片2一侧设置有扭簧固定丝杆3,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扭簧1,扭簧1的另一端针头固定安装于玻璃限位片4上,玻璃限位片4和限位孔15相连接,玻璃限位槽7两侧的玻璃卡槽8上设置有左右限位片5,玻璃限位槽7的顶端设置有连接车门框架14的卡槽固定片9,玻璃限位槽7最下端限位孔15位置上安装有玻璃底端定位块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鲁阔车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鲁阔车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38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