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湿蒸汽计量的新型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3645.2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3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吴光军;吴浩达;檀晨;檀朝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控仪表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N25/60 | 分类号: | G01N25/6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指南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68 | 代理人: | 金香云 |
地址: | 247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蒸汽 计量 新型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工业蒸汽计量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湿蒸汽计量的新型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加热法测量蒸汽干度是热力学法中的一种,在70年代就已经在理论上提出,传统加热方法为:让蒸汽连续通过加热装置进行加热,由于传统加热装置加热不均匀和辐射散热损导致能量损失,导致计量精度低。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用于湿蒸汽计量的新型加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湿蒸汽计量的新型加热装置,来解决传统加热装置加热不均匀和辐射散热损导致能量损失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湿蒸汽计量的新型加热装置,包括外保温管、内保温管、支撑板、数量为4件的加热管、采样接头、进气接头、出气接头,所述的内保温管位于外保温管内侧,所述的内保温管与外保温管焊接相连,所述的支撑板位于内保温管内部左侧,所述的支撑板与内保温管焊接相连,所述的采样接头贯穿外保温管且贯穿内保温管,所述的采样接头与外保温管螺纹相连且与内保温管螺纹相连,所述的进气接头位于外保温管左侧,所述的进气接头与外保温管螺纹相连,所述的出气接头位于外保温管右侧,所述的出气接头与外保温管螺纹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如下: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保温管与外保温管同心。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板与内保温管同心。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保温管还设有法兰,所述的法兰位于外保温管左右两侧,所述的法兰与外保温管焊接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保温管还设有挡圈,所述的挡圈位于内保温管左右两侧,所述的挡圈与内保温管焊接相连且与外保温管焊接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板还设有绝缘护套,所述的绝缘护套贯穿支撑板且位于加热管外侧,所述的绝缘护套与支撑板紧配相连且与加热管紧配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湿蒸汽计量的新型加热装置,工作时,将需要加热的蒸汽从采样接头输入内保温管内部,加热管对蒸汽充分加热,同时将保温蒸汽通过进气接头输入至外保温管与内保温管之间,使得内保温管外壁温度保持恒定,保温蒸汽通过出气接头排出。该装置结构简单,4根加热管排布均匀,加热均匀连续,同时,保温效果好,温度恒定、因辐射散热导致的能量损失小。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侧视图
外保温管 1 内保温管 2
支撑板 3 加热管 4
采样接头 5 进气接头 6
出气接头 7 法兰 101
挡圈 201 绝缘护套 30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湿蒸汽计量的新型加热装置,包括外保温管1、内保温管2、支撑板3、数量为4件的加热管4、采样接头5、进气接头6、出气接头7,所述的内保温管2位于外保温管1内侧,所述的内保温管2与外保温管1焊接相连,所述的支撑板3位于内保温管2内部左侧,所述的支撑板3与内保温管2焊接相连,所述的采样接头5贯穿外保温管1且贯穿内保温管2,所述的采样接头5与外保温管1螺纹相连且与内保温管2螺纹相连,所述的进气接头6位于外保温管1左侧,所述的进气接头6与外保温管1螺纹相连,所述的出气接头7位于外保温管1右侧,所述的出气接头7与外保温管1螺纹相连,所述的内保温管2与外保温管1同心,所述的支撑板3与内保温管2同心,所述的外保温管1还设有法兰101,所述的法兰101位于外保温管1左右两侧,所述的法兰101与外保温管1焊接相连,所述的内保温管2还设有挡圈201,所述的挡圈201位于内保温管2左右两侧,所述的挡圈201与内保温管2焊接相连且与外保温管1焊接相连,所述的支撑板3还设有绝缘护套301,所述的绝缘护301套贯穿支撑板3且位于加热管4外侧,所述的绝缘护套301与支撑板3紧配相连且与加热管4紧配相连,该用于湿蒸汽计量的新型加热装置,工作时,将需要加热的蒸汽从采样接头5输入内保温管2内部,加热管4对蒸汽充分加热,同时将保温蒸汽通过进气接头6输入至外保温管1与内保温管2之间,使得内保温管2外壁温度保持恒定,保温蒸汽通过出气接头7排出。该装置结构简单,4根加热管4排布均匀,加热均匀连续,同时,保温效果好,温度恒定、因辐射散热导致的能量损失小。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控仪表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安徽中控仪表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36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