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富勒烯粗灰无尘化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3073.8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2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青;张永春;李智安;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碳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4 | 分类号: | B08B15/04;B01D46/24 |
代理公司: | 西安毅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61225 | 代理人: | 陈贞 |
地址: | 01000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勒烯粗灰无尘化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粗灰收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富勒烯粗灰无尘化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燃烧法制成的富勒烯粗灰,颗粒直径很小,其中部分直径小于10μm的灰分极易悬浮在空气中,造成粉尘污染,现急需一种粗灰无尘化收集装置及其收集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无尘化收集粗灰,防止粉尘污染的富勒烯粗灰无尘化收集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富勒烯粗灰无尘化收集装置,包括:
一壳体,壳体与外部粗灰收集罐连接;
一盖合在壳体上部开口上的盖板;
一可拆卸的安装在壳体下部开口上的灰斗;
设置在壳体内部的若干个滤筒装置,滤筒装置上部开口;
一设置在盖板上的风机,风机用于将外部粗灰收集罐中的粗灰抽取到壳体内部;
一设置在盖板上的反吹装置,反吹装置用于将滤筒装置上的粗灰吹落至灰斗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壳体为上下开口且内部中空的筒状结构,壳体的一外壁上设有与壳体内部导通的进气风管,进气风管上设有进气阀门,进气风管的另一端与外部粗灰收集罐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反吹装置由电磁阀、总管以及设置在总管上的若干支管组成;支管的出口位于滤筒装置上部开口的中部;每根支管上均设有手动球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收集装置还包括移动撬装车,壳体和灰斗均安装在移动撬装车上,移动撬装车用于带动整个收集装置移动;移动撬装车由支腿、设置在支腿上的推杆以及设置在支腿底面四个端角处的万向轮组成;灰斗的底部与支腿的底面之间留有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灰斗的底部设有导通灰斗内部的中转罐接口,中转罐接口上设有卸料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气风管为水冷套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壳体的另一外壁上设有检修门,检修门采用密封双开门形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滤筒装置的上部开口与支管的出口上下一一对应布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直接与富勒烯粗灰收集罐对接,可无尘化收集粗灰,防止粉尘污染;另外本装置自带水冷系统,也可用于收集富勒烯燃烧法生产过程中堆积在反应炉中的高温炉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0、壳体 11、进气风管 12、检修门 20、盖板 30、灰斗 31、中转罐接口 40、滤筒装置 50、风机 60、反吹装置 61、总管 62、支管 70、移动撬装车 71、支腿 72、推杆 73、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富勒烯粗灰无尘化收集装置,包括壳体10、盖合在壳体上部开口上的盖板20、可拆卸的安装在壳体下部开口上的灰斗30、设置在壳体内部的若干个滤筒装置40、设置在盖板上的风机50以及设置在盖板上的反吹装置60。
壳体10为上下开口且内部中空的筒状结构,壳体10的一外壁上设有与壳体内部导通的进气风管11,进气风管11上设有进气阀门(图中未画出),进气阀门控制进气风管11的开关,进气风管11的另一端与外部粗灰收集罐连接;进气风管11还可以为水冷套管,当用于收集反应炉中高温炉灰时开启,对高温烟气进行快速降温。
壳体10的另一外壁上设有检修门12,检修门12采用密封双开门形式,其便于滤筒装置的更换和维护,提高了便捷性。
灰斗30的底部设有导通灰斗内部的中转罐接口31,中转罐接口31上设有卸料阀(图中未画出),卸料阀控制中转罐接口的开关,灰斗用于将收集的粗灰进行集中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碳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碳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30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