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曳引电梯的平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2764.6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9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华;尹伟;罗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默顿快速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40 | 分类号: | B66B1/40;B66B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215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位置的检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曳引电梯的平层系统。
背景技术
电梯运行控制要求电梯停止时处于平层位置,也就是说轿厢的地面和停靠楼层的地面相平,方便进出。对于提升高度较大的曳引式电梯来说,由于钢丝绳的弹性变形大,电梯停止后的轿厢的水平面随乘客进出而导致的载荷变化而变化,需要进行限位固定。
常规的位置检测装置主要有接近开关式、光电开关式和编码器式。其中,接近开关式的位置检测装置包括干簧管式、电感式和电容式接近开关,其优点是可靠性高,其缺点是检测精度差,当轿厢蠕动修正时由于不能检测位置偏差的大小,因此控制性能很差;光电开关式的位置检测装置的优点是检测精度比接近开关高,其缺点是防污能力差,也不能检测位置偏差的大小;而安装在轿厢的位置编码器,通过压轮等装置检测轿厢的位移,其优点是精度高,但其缺点是成本高、机械复杂且不耐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检测轿厢的速度变化,来控制轿厢上电磁铁与永磁铁的接触来控制轿厢与楼层地面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曳引电梯的平层系统,包括井道、轿厢,牵引系统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包括若干层门结构,所述层门结构之间的所述井道内壁上设置有线性霍尔传感器,所述轿厢上设置有配合所述线性霍尔传感器的定位磁体;所述轿厢上设置有电磁铁,所述层门结构附近的所述井道内壁上永磁限位结构;当所述定位磁体以小于或等于α的速度通过所述线性霍尔传感器时,所述电磁铁作用与所述永磁限位结构使得所述轿厢与所述层门结构处在同一平面内。α速度为电梯由高速转入平层速度的切入点,即减速开始。它的数值根据电梯速度设定,在运行中该数值与由旋转编码器经过四分频后,在高速计数器中获得的楼高脉冲值进行比较,在达到目的地前,两项数值相同,PLC即发出减速指令,进入平层减速速度并且电磁铁开始工作磁性逐渐加强,进入平层的时候,电磁铁与永磁限位结构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线性霍尔传感器上方到所述层门结构之间的所述井道空间为所述轿厢的第一减速区域,所述线性霍尔传感器下方到所述层门结构之间的所述井道空间为所述轿厢的第二减速区域;当所述定位磁体以小于或等于α的速度通过所述线性霍尔传感器时,所述轿厢在所述第一减速区域或所述第二减速区域内减速。
作为优选,所述永磁限位结构包括支撑座、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端部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卡合在所述支撑座之间的转杆和设置在所述转杆自由端上的永磁铁;所述电磁铁工作时吸引所述永磁铁转动一个角度与所述电磁铁接触。在进入平层的时候防止轿厢上下浮动,并且可以在电梯出现故障的时候,将转杆弹出用来限制轿厢的自由落体。
作为优选,所述井道至少三个内壁上设置所述永磁限位结构。确保轿厢在平层的时候处在一个水平的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系统内设置报警装置,所述电磁铁与所述永磁限位结构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报警装置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通过检测轿厢的线速度的变化,来确定轿厢是否进入减速状态来平层状态。在进入平层状态后,通过电磁铁的工作来吸引带有永磁铁的转杆来限制轿厢的位移。如果电磁铁与永磁铁接触不良,控制器会产生相应的报警;轿厢的上部和下部都设有电磁铁,层门结构附近指的是层门的上方和层门下方都设置有永磁限位结构,使得轿厢停止在层门口时可以对轿厢整体进行限位,防止轿厢侧倾和来回颤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1和图2中,1-井道,2-轿厢,3-牵引系统,4-控制系统,5-层门结构,6-线性霍尔传感器,7-电磁铁,8-永磁限位结构,11-第一减速区域,12-第二减速区域,61-定位磁体,81-支撑座,82-转轴,83-转杆,84-永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默顿快速电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默顿快速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27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