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质建筑夹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1664.1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7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彭礼;邵洪亮;夏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泰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夹层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夹层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轻质建筑夹层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获得更多的使用面积,有时候需要对层高较高(一般大于或者等于4.5m)的楼层增设夹层,以便于在原本一层的空间内做出两层空间。
传统的夹层结构做法一般为先布置钢梁,然后浇筑混凝土。这种做法的缺点很明显,由于混凝土重量较重,钢梁较大,夹层本身的厚度较厚。对于将一层做成两层的空间来说,结构层所占用的厚度对夹层净高的影响将会非常显著。因此常规的夹层做法难以满足净高要求,一种新的夹层做法有待提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轻质建筑夹层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质建筑夹层系统,包括:梁和压型钢板;其中,所述压型钢板固定在所述梁上;所述压型钢板的顶面与所述梁的顶面齐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质建筑夹层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直钢;所述压型钢板通过所述角钢固定在所述梁上;所述角钢的一边紧贴所述梁的侧面固定;所述角钢的另一边紧贴在所述压型钢板的底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质建筑夹层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压型钢板作为主要受力构件,按照单向板的受力方式,两端搭在矩形封边梁的侧边或者混凝土结构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质建筑夹层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装饰面层、防水透气膜、水泥压力板和防火石膏板吊顶;所述装饰面层、所述防水透气膜、所述水泥压力板、所述压型钢板和所述防火石膏板吊顶依次层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质建筑夹层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压型钢板为V型压型钢板或肋型压型钢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质建筑夹层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填充在压型钢板的空腔内保温吸音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质建筑夹层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压型钢板空腔布置水管和/或电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质建筑夹层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石膏板板作为吊顶部分,可以选择直接用螺丝钉和压型钢板固定或通过轻钢龙骨固定。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轻质建筑夹层系统可以在干法施工条件下,以比较低的成本实现夹层的安装,既能规避国内夹层施工湿作业所产生的问题,又能使施工工期尽可能缩短,从而节省施工量和人工费,具有现场施工简单方便、施工速度快和造价低等优点。另外相对传统梁板结构体系,本轻质建筑夹层系统的厚度具有明显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轻质建筑夹层系统的分层断面图。
图2是轻质建筑夹层与跨中钢梁的连接节点图。
图3是轻质建筑夹层与边缘钢梁的连接节点图。
图4是轻质建筑夹层与混凝土圈梁或构造柱的连接节点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轻质建筑夹层系统的分层断面图。
如图1所示,轻质建筑夹层系统包括:复合木地板或其它装饰面层1、防水透气膜2、水泥压力板3、保温吸音棉4、压型钢板5和防火石膏板吊顶6。
所述压型钢板为V型压型钢板或肋型压型钢板。
需要说明的是,需在压型钢板与角钢接触处用吸音棉将空隙堵掉,防止隔音效果差。如有需要,所述压型钢板空腔内布置水管、电线或其他管路。石膏板板作为吊顶部分,可以选择直接用螺丝钉和压型钢板固定或通过轻钢龙骨固定。
图2是轻质建筑夹层与跨中钢梁的连接节点图。
如图2所示,压型钢板4通过角钢11与矩形钢梁12连接。复合木地板或其他装饰面层1、防水透气膜2和水泥压力板3穿过钢梁顶端。所述压型钢板的顶面与所述钢梁的顶面齐平。压型钢板4与角钢11现场焊接,角钢11与矩形钢梁12现场焊接或工厂焊接。所述角钢的一边紧贴所述梁的侧面固定;所述角钢的另一边紧贴在所述压型钢板的底面。
图3是轻质建筑夹层与边缘钢梁的连接节点图。
如图3所示,复合木地板或其他装饰面层1、防水透气膜2和水泥压力板3穿过钢梁顶端,同时收边于钢梁边缘处。压型钢板4与角钢11现场焊接,角钢11与矩形钢梁12现场焊接或工厂焊接。所述角钢的一边紧贴所述梁的侧面固定;所述角钢的另一边紧贴在所述压型钢板的底面。
图4是轻质建筑夹层与混凝土圈梁或构造柱的连接节点图。
如图4所示,复合木地板或其他装饰面层1、防水透气膜2和水泥压力板3与混凝土结构边缘顶齐。压型钢板4与角钢11现场焊接,角钢11通过化学锚栓或膨胀螺栓21与混凝土圈梁或构造柱2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泰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泰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16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窗口砌筑的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筋混凝土梁粘钢加固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