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嵌丝网结构的活性复合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0694.0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6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崔岩;姬爱民;张志波;孙新军;冯运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1/00 | 分类号: | C22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莫文新 |
地址: | 06300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丝网 结构 活性 复合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嵌丝网结构的活性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性质或组织结构不同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组合而成的多相固体材料,一般由基体组元与增强体或功能组元所组成。金属基复合材料一般是以金属或合金为连续相,而颗粒、晶须或纤维形式的第二相组成的复合材料。
对于由两种及两种以上金属粉末制成的金属复合材料,因其松散的颗粒特性,导致压制成型加工难度较大,且制备好的复合材料因缺少支撑机构导致韧性不足、易碎,同时因粉末复合材料各个方向的结构及物理特性相同,无法进行材料整体物理性能的定向改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韧性强、紧实度好、可定向改变物理性能的内嵌丝网结构的活性复合材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嵌丝网结构的活性复合材料,由金属丝网和复合粉末材料组成,其中:所述金属丝网均匀内嵌在所述复合粉末材料内;所述复合粉末由至少两种粉末材料混合而成;所述粉末材料与所述金属丝网之间形成第一物理融合区;所述不同粉末材料之间形成第二物理融合区;所述同种粉末材料之间形成第三物理融合区。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丝网由第一金属丝组成,其中:所述第一金属丝的丝径为20μm-200μm;所述第一金属丝的材质可以为镍、钛、铝、铁。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丝网由第一金属丝和第二金属丝组成,其中:所述第一金属丝的丝径为20μm-200μm;所述第二金属丝的丝径为100μm-500μm;所述第二金属丝的丝径大于所述第一金属丝的丝径;所述第一金属丝和第二金属丝的材质可以为镍、钛、铝、铁。
进一步的,单根所述第一金属丝为螺旋线结构,其中:两根所述第一金属丝之间自然缠绕设置;所述金属丝网由多根所述第一金属丝相互自然缠绕而成,整体形状与所述活性复合材料外观形状相同。
进一步的,单根所述第一金属丝为直线结构,其中:所述金属丝网由多根所述第一金属丝立体编织而成,整体形状与所述活性复合材料外观形状相同。
进一步的,单根所述第一金属丝和所述第二金属丝均为螺旋线结构,其中:两根所述第一金属丝之间自然缠绕设置;所述第一金属丝与所述第二金属丝之间自然缠绕设置;所述金属丝网由多根所述第一金属丝与多根所述第二金属丝相互自然缠绕而成,整体形状与所述活性复合材料外观形状相同;所述第一金属丝的数量多于所述第二金属丝的数量,所述第二金属丝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金属丝之间。
进一步的,单根所述第一金属丝和所述第二金属丝均为螺旋线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金属丝的螺旋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金属丝的螺旋直径;所述第一金属丝套设在所述第二金属丝之上,形成复合螺旋结构;所述金属丝网由多组所述复合螺旋结构自然缠绕组成,整体形状与所述活性复合材料外观形状相同。
进一步的,单根所述第一金属丝与所述第二金属丝均为直线结构,其中:多根所述第二金属丝竖直阵列排布,所述第一金属丝以所述第二金属丝为龙骨自下而上分层水平编织形成所述金属丝网,编织后的整体形状与所述活性复合材料外观形状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金属丝阵列排布时,自阵列起始位置至阵列结束位置丝径依次增大,和/或:所述第一金属丝在水平编织时自编织起始层至编织结束层丝径依次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粉末材料由硼粉末、铝粉末、镍粉末、铁粉末、钛粉末、三氧化二铁粉末中的两种以上混合而成,其中:所述粉末材料的粒径范围为5μm-100μm。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嵌丝网结构的活性复合材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内嵌丝网结构的活性复合材料因金属丝的作用,粉末颗粒之间预固定,更易结合,降低加工难度;
2、内嵌丝网结构的活性复合材料提高了材料的韧性,在保留粉末复合材料特性的同时,又结合了金属丝网的特性,两者结合后使复合材料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因复合粉末材料与丝网结合,其在各个方向结构不同,可对复合材料物化特性进行定向改变,提高活性复合材料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性复合材料的第一种结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理工大学,未经华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06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还原镁渣余热预熔炼粗镁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镀锌锅烟尘吸收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