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取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0403.8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6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陶红;陈涪容;何小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职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A61G12/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何涛 |
地址: | 62105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夹柄 下夹柄 针头 本实用新型 上夹持器 下夹持器 连接轴 取针器 啮合 环形夹持器 工作效率 取下 适配 医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取针器,包括上夹柄、下夹柄和连接轴,所述上夹柄与下夹柄通过连接轴相连,所述上夹柄上设置有上夹持器,下夹柄上设置有下夹持器;所述上夹持器和下夹持器能够通过相互啮合形成内径与针头外径大小相适配的环形夹持器;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轻松的取下针头,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了操作人员与针头直接接触,因此其安全性大大提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取针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当医护人员完成配药、注射治疗以后,往往需要用手指将使用过的针头取下,此种操作方式容易造成医护人员被针头扎伤,甚至导致感染,对医护人员的人生健康存在较大的威胁。
公开号为CN20322713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胰岛素笔注射针头的取针器,包括上夹柄、下夹柄、连接轴、上套筒、下套筒、上指环和下指环,所述上夹柄与所述下夹柄通过所述连接轴相互连接,所述上套筒位于所述上夹柄的前端,所述上指环位于所述上夹柄的尾部;所述下套筒位于所述下夹柄的前端,所述下指环位于所述下夹柄的尾部;所述上套筒与所述下套筒大小相同;所述上套筒和所述下套筒的内径与注射针头的外径相适配;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针头将操作者的手指刺伤,对保护操作者具有较好的效果,其安全性较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取针安全风险大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取针器,采用本实用新型既能帮助医护人员快速取下针头,又能降低医护人员取针的安全风险。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取针器,包括上夹柄、下夹柄和连接轴,所述上夹柄与下夹柄通过连接轴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柄上设置有上夹持器,下夹柄上设置有下夹持器;所述上夹持器和下夹持器能够通过相互啮合形成内径与针头外径大小相适配的环形夹持器。
所述上夹持器上设置有上卡槽,下夹持器上设置有下卡槽,所述上卡槽与下卡槽啮合后形成一个十字形卡槽。
所述上夹持器和下夹持器上还设置有夹持垫片。
所述夹持垫片的夹持面上设置有防滑齿。
所述上夹持器和下夹持器的啮合面上设置有防滑垫片。
所述夹持垫片和防滑垫片均采用发泡塑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上夹柄和下夹柄上设置有上夹持器和下夹持器,所述上夹持器和下夹持器相互啮合后形成内径与针头外径大小相适配的环形夹持器;通过上夹持器和下夹持器的共同作用将针头固定,医务人员旋转与针头相连的注射器等医疗设备实现针头的快速分离,与传统方式相比,医护人员不再需要与针头等直接接触,因此大大降低了取针的危险性,对医护人员的人生健康进行了有效保护。
2、本实用新型的上夹持器上设置有上卡槽,下夹器上均设置有下卡槽,所述上卡槽和下卡槽啮合后形成一个十字形的卡槽,所述十字形卡槽与针头外部的结构加强筋相契合,提高夹持器的夹持力度,降低取针难度;同时也是对针头的保护,防止在取针过程中因损坏针头而飞溅的残片伤害医务人员,提高取针的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所述上夹持器和下夹持器上还设置有夹持垫片,夹持垫片上设置有防滑齿,保证夹持器能够牢牢的针头夹持住,放置针头转动,降低取针的难度。
4、本实用新型的上夹持器和下夹持器的啮合面上设置有防滑垫片,保证上夹持器和下夹持器啮合牢固,防止取针过程中因上夹持器和下夹持器之间发生滑移而降低夹持力度,提高使用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职工医院,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职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04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筒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的医用利器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