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显微神经外科深部血管吻合手术训练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8374.1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4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源;王蓉;马永杰;张智萍;马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3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微 神经外科 血管 吻合 手术 训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实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微神经外科深部血管吻合手术训练台。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医疗技术要求日益增高,神经外科的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治疗及一些具备搭桥适应证的颅内疾病需要这种高难度的血管搭桥来治疗,掌握这一基本功的主要办法是通过大量的显微外科血管吻合训练,然而目前市场上并没有一种可心提供这种显微神经外科深部血管吻合训练的专业训练台,而仅仅有一些在平面上,而没有一种模拟开颅后在狭小空间操作的专业手术训练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弥补了现有产品的设计缺陷,提供了一种模拟在颅内狭小空间操作的显微神经外科血管吻合手术训练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显微神经外科深部血管吻合手术训练台,包括支撑平台、杯形操作空间和血管吻合台,所述支撑平台由由高聚乙烯材料制成,质轻,易清洗,且耐化学腐蚀;所述杯形操作空间,由在支撑平台内的一个上大下小的杯形空间构成;所述血管吻合台,由血管固定夹、“Y”形人工血管和刻度尺构成,其中“Y”形人工血管的三个分支分别为三种不同管径的人工血管。
使用时,先将血管吻合台拿出,将人“Y”形人工血管用血管固定夹固定于血管吻合台上,操作者可根据训练需要从“Y”形人工血管的某一管径的分支开始进行练习,将血管吻合台放入杯形操作空间中,支撑平台提供了操作人员在显微操作时手的放置部位,血管吻合台上的刻度尺能向操作者提供准确的刻度单位,能让训练更具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模拟了神经外科手术中在颅内深部进行血管吻合的实际情况,加大了平时训练的难度,让训练更加贴近实战,提高训练的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支撑平台,2-杯形操作空间,3-血管吻合台
图2为本实用新型3-血管吻合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3-1血管固定夹,3-2“Y”形人工血管,3-3刻度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显微神经外科深部血管吻合手术训练台,包括支撑平台1、杯形操作空间2和血管吻合台3,所述支撑平台1由由高聚乙烯材料制成,质轻,易清洗,且耐化学腐蚀;所述杯形操作空间2,由在支撑平台内的一个上大下小的杯形空间构成;所述血管吻合台3,由血管固定夹3-1、“Y”形人工血管3-2和刻度尺3-3构成,其中“Y”形人工血管3-2的三个分支分别为三种不同管径的人工血管。
使用时,先将血管吻合台1拿出,将“Y”形人工血3-2管用血管固定夹3-1固定于血管吻合台上,操作者可根据训练需要从“Y”形人工血管3-2的某一管径的分支开始进行练习,将血管吻合台3放入杯形操作空间2中,支撑平台1提供了操作人员在显微操作时手的放置部位,血管吻合台3上的刻度尺能向操作者提供准确的刻度单位,能让训练更具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83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自动调速控制器
- 下一篇:复合刚性悬挂针式绝缘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