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颅内动脉高分辨成像的口腔内线圈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208373.7 | 申请日: | 2017-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7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 发明(设计)人: | 娄昕;马林;王婷;徐正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娄昕 |
| 主分类号: | A61B5/055 | 分类号: | A61B5/05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85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口腔 手柄 传输装置 接收线圈 柔性壳体 内线圈 本实用新型 高分辨成像 颅内动脉 头部血管 连接件 握持端 成像 外部接收装置 磁共振信号 人体工程学 椎基底动脉 患者口腔 三维曲面 高效性 组接收 口咽 传输 清晰 观察 医生 检查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颅内动脉高分辨成像的口腔内线圈,包括手柄、柔性壳体、接收线圈单元以及用于传输已接收的磁共振信号和/或数据的传输装置,所述手柄包括握持端和连接件,手柄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柔性壳体连接,所述握持端为医生进行操作和摆位的手持部分,所述接收线圈单元被设置在所述柔性壳体上,包括至少三组接收线圈,所述传输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接收线圈连接,所述传输装置的另一端与外部接收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口腔内线圈是经口咽对头部血管尤其是椎基底动脉进行成像,采用独特的口腔部人体工程学三维曲面设计,能够容易、快捷地放置在患者口腔内,提高了检查的高效性,能够直接、清楚的观察头部血管结构,保证成像的完整与清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共振成像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颅内动脉高分辨成像的口腔内线圈,该口腔内线圈在临床中用于颅内动脉管壁的磁共振成像检查。
背景技术
医学磁共振成像系统(MRI)系统设备中,通常包括产生稳定基本磁场的超导磁体和产生梯度磁场的梯度线圈及各种射频装置(下文中称为射频线圈)。超导磁体与梯度线圈一般设计成围绕患者采集腔的同心布置的圆柱状,其永久地安装在磁共振扫描仪中,以产生梯度磁场。射频线圈用于传输和接收射频脉冲以便激发原子核以放射磁共振信号和/或用于采集所诱发的磁共振信号,在这些磁共振信号的基础上产生磁共振图像。射频线圈分为接收线圈和/或发射线圈,射频线圈的敏感容积越小,则信噪比越高,线圈与人体检查部位的距离越近,则信号越高,信噪比越高。为了提高磁共振成像(MRI)中的信噪比,如今许多MRI系统使用局部线圈,局部线圈被放在靠近将被成像的区域处,作为接收天线。针对身体许多部位结构及检查目的有许多专用的局部线圈,例如,头部线圈、肩部线圈、腕部线圈等。这些常规的体表线圈容积大,成像范围广,但同时也极大限制了其在局部器官或结构上进行成像的精确度。
随着经济水平和生活条件的提高,我国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由此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也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病之一,临床预后不一,其症状主要取决于管腔狭窄程度及斑块的性质。目前临床上迫切地需要能准确反映管腔狭窄部位和严重程度、斑块的部位和大小以及斑块性质的完整清晰的MRI图像,以便及时制定诊疗方案。根据国内的现有技术,如今已有专门的头部线圈和头颈联合线圈。对于颅内动脉的检查,为了使线圈能尽可能地靠近被成像的检体,目前多采用笼式结构的线圈,且线圈孔径尽可能小。这就要求检查时患者必须将其头颈部或头部移动到线圈中央,然后再将狭小的线圈扣到患者头部,两边用棉织物固定。这让患者感到不适,对于幽闭恐惧患者可能导致检查失败,因此,这在实际工作流程中是一个颇费时间的步骤,而且由于不适感造成患者躁动时,成像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这是目前头部线圈设计的主要不足之处。同时,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时候需要了解颅内动脉管壁的情况,这时,更需要合适的线圈提高扫描图像的质量。
因此,对于颅内动脉的成像,目前尚缺少能够容易、快捷地放置在患者体内,令患者感到舒适,同时能够保证成像的完整与清晰的局部线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颅内动脉高分辨成像的口腔内线圈,该口腔内线圈能够容易、快捷地放置在患者体内,令患者感到舒适,特别适用于临床颈内动脉颅内段及其分支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以及椎动脉、基底动脉的磁共振成像检查,能够保证成像的完整与清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颅内动脉高分辨成像的口腔内线圈,包括手柄、柔性壳体、接收线圈单元以及用于传输已接收的磁共振信号和/或数据的传输装置,所述手柄包括握持端和连接件,所述握持端为医生进行操作和摆位的手持部分,所述手柄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柔性壳体连接,所述接收线圈单元被设置在所述柔性壳体上,所述接收线圈单元包括至少三组接收线圈,所述传输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接收线圈连接,所述传输装置的另一端与外部接收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娄昕,未经娄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83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脑内包埋电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限定屈曲角度的磁共振摄片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