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卸料装置的吨袋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7708.3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0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郭永兴;樊磊;欧阳红勇;祝宏帅;彭桂香;余伯福;罗晓辉;潘正良;张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合纵锂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54 | 分类号: | B65D88/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21 | 代理人: | 史炜炜 |
地址: | 33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卸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卸料装置的吨袋。
背景技术
吨袋是一种柔性运输包装容器,具有防潮、防尘、耐辐射、牢固安全的优点,而且在结构上具有足够的强度。由于吨袋装卸、搬运都很方便,装卸效率明显提高,近年来发展很快。吨袋一般多用聚丙烯、聚乙烯等聚酯纤维纺织而成,可广泛用于化工、建材、塑料、矿产品等各类粉状、粒状、块状物品的包装,是仓储、运输等行业的理想用品。
在工业生产中,常用吨袋运输粉末、颗粒等流体原料,当吨袋运输至反应釜上方时,吨袋内原料需要转移至反应容器内,现有吨袋解开下方袋口卸料时,袋内流体原料短时间内全部进入反应容器,当反应为放热或产生气体时,易引起冒槽,甚至触发生产安全事故,若将物料转移至星型给料机等专门加料装置则会增加操作难度和设备投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卸料装置的吨袋,通过连接卸料口的卸料控制拉绳改变卸料口大小,控制吨袋内流体物料匀速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集成卸料装置的吨袋,包括袋体、吊绳,所述袋体的底部设有卸料口,所述卸料口外侧设有绑绳,所述袋体的内部设有至少两根卸料控制拉绳,所述卸料控制拉绳的下端与所述卸料口的内壁连接,所述卸料控制拉绳的上端与牵拉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卸料控制拉绳的外侧设有硬质套管。
进一步的,所述硬质套管的上端高于所述袋体内盛装物料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卸料装置的吨袋,通过在吨袋内加装卸料控制拉绳,控制吨袋卸料口开口大小,达到控制吨袋内流体原料匀速流出的目的,实现吨袋内流体原料可控加料至反应器,且操作简单,不额外增加设备投资。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尽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集成卸料装置的吨袋,包括袋体1、吊绳2,所述袋体的底部设有卸料口3,所述卸料口外侧设有绑绳,所述袋体的内部设有至少两根卸料控制拉绳4,所述卸料控制拉绳的下端与所述卸料口的内壁连接,所述卸料控制拉绳的上端与牵拉机构5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袋体1可以是圆柱形、长方体形或正方体形中的一种,所述袋体1的上边设有两至四根吊绳2,行吊通过吊绳搬运吨袋。绑绳用于扎紧卸料口。牵拉机构可以是卷扬机或链条提升机。
在本实施例中,行吊将吨袋移动至反应器上方,卸料口对准反应器的加料口,解开绑绳开启卸料口3。牵拉机构通过卸料控制拉绳4收缩卸料口,吨袋内流体原料匀速流出,实现吨袋内流体原料可控加料至反应器。
实施例二:
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集成卸料装置的吨袋,包括袋体11、吊绳12,所述袋体的底部设有卸料口13,所述卸料口外侧设有绑绳,所述袋体的内部设有至少两根卸料控制拉绳14,所述卸料控制拉绳的下端与所述卸料口的内壁连接,所述卸料控制拉绳的上端与牵拉机构15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袋体11可以是圆柱形、长方体形或正方体形中的一种,所述袋体11的上边设有两至四根吊绳12,行吊通过吊绳搬运吨袋。绑绳用于扎紧卸料口。
在本实施例中,行吊将吨袋移动至反应器上方,卸料口对准反应器的加料口,解开绑绳开启卸料口13。牵拉机构通过卸料控制拉绳14收缩卸料口,吨袋内流体原料匀速流出,实现吨袋内流体原料可控加料至反应器。
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卸料控制拉绳14的外侧设有硬质套管16。硬质套管可以是PVC管、钢管、木质管等。硬质套管可以防止卸料控制拉绳被物料17挤压而不易拉动。
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硬质套管16的上端高于所述袋体内盛装物料17的表面18。根据物料的多少选择合适长度的硬质套管,可以避免物料进入硬质套管内部。
实施例中公开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合纵锂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合纵锂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77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