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农用追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7492.0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7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炎炎;李维蛟;张斐斐;杨顺枫;饶智;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15/00 | 分类号: | A01C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22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用 追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用追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农作物耕种过程中,在播种之前需要对耕地进行翻土并施肥,以保证农作物的茁壮生长。而目前在田间施肥的操作过程中,大多还是采用原始的操作方式,人们手提装有化肥桶用手把化肥往地里抛洒的方式来施肥的,这样的施肥方式劳动强度大而且费力费时,人工抛洒也不均匀,导致耕地施肥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农用追肥装置,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田间施肥均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农用追肥装置,包括输料斗、下设行走轮的机架,所述输料斗设置在机架的前端,所述机架后端上方设有驾驶室,所述输料斗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下方设有与发动机相连的洒料机构,发动机同时驱动行走轮及洒料机构在前行过程中将肥料均匀抛洒至田间。
优选的,所述洒料机构包括若干个上下开口的料盒及贯穿料盒设置的拨料杆,所述料盒间隔设置在输料斗下部、且输料斗底部的出料口与料盒对应;所述拨料杆端部通过传动机构与发动机相连;所述拨料杆上间隔设有叶轮、且叶轮设置在料盒内。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拨料链轮、链条和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与发动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链条与拨料链轮相连,进而驱动拨料杆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输料斗包括外护罩和内斗,所述内斗的底板与料盒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内斗与振动器相连,所述底板上的出料口两侧与料盒之间设有柔性挡帘。
进一步地,所述料盒下方还设有撒料杆,所述撒料杆下部设有倒V型的导流板,所述撒料杆固定设置在机架上。
优选地,所述外护罩和内斗均为透明材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人们坐在驾驶室内启动发动机驱动行走轮前行的同时也驱动洒料机构转动,输料斗内肥料从出料口漏下经洒料机构均匀抛洒至田间,大大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比手工抛洒更均匀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肥料抛洒均匀的优点,可大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尤其适用于大面积农作物种植施肥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农用追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料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输料斗的俯视图;
图中:1-输料斗,2-行走轮,3-机架,4-驾驶室,5-出料口,6-发动机,7-料盒,8-拨料杆,9-叶轮,10-拨料链轮,11-链条,12-外护罩,13-内斗,14-底板,15-弹簧,16-柔性挡帘,17-撒料杆,18-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农用追肥装置,包括输料斗1、下设行走轮2的机架3,所述输料斗1设置在机架3的前端,所述机架3后端上方设有驾驶室4,所述输料斗1底部设有出料口5,所述出料口5下方设有与发动机6相连的洒料机构,发动机6同时驱动行走轮2及洒料机构在前行过程中将肥料均匀抛洒至田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洒料机构包括若干个上下开口的料盒7及贯穿料盒7设置的拨料杆8,所述料盒7间隔设置在输料斗1下部、且输料斗1底部的出料口5与料盒7对应;所述拨料杆8端部通过传动机构与发动机6相连;所述拨料杆8上间隔设有叶轮9、且叶轮9设置在料盒7内。如果田间预先翻出播种的地沟,可将料盒的下端开口对应所需施肥的地沟,这样可以节约肥料。
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拨料链轮10、链条11和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与发动机6的输出轴相连,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链条11与拨料链轮10相连,进而驱动拨料杆8转动。另外,可将拨料链轮和链条设置在防护罩内,可以避免其受到污染而影响运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74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冷却的电炒锅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分层可控的精量深松施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