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混色搅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206800.8 | 申请日: | 2017-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1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清;郑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晶淼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B9/16 | 分类号: | B29B9/16;B29B7/22;B29B7/8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1212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搅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装置,确切地说是一种塑料混色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塑料管材等产品生产过程中,为了调整产品的颜色,往往需要将颜料与塑料颗粒原料或不同色彩的塑料颗粒原料间进行混合作业,当前在进行混合作业时所使用的搅拌设备往往均采用的传统搅拌机构,虽然可以满足搅拌作业的需要,但搅拌时为了提高搅拌效率,搅拌桨叶需要同时与大量的物料进行接触,因此搅拌作业是启动电流大,启动难度相对较高,因此造成了当前的搅拌机构在搅拌物料负载较大的情况下使用十分不便,且易导致搅拌设备发生故障,同时当前的搅拌桨叶在对物料搅拌时,往往仅能在一个特定的结构面内多物料进行搅拌,因此造成了对物料搅拌混合作业效率相对低下,且易出现物料搅拌混合不均匀现象,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搅拌设备,以满足实际工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料混色搅拌装置,该新型构成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可同时对物料在多个层面同时进行搅拌,一方面可有效满足大载荷搅拌作业的需要,另以方面可有效的提高物料混合搅拌作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塑料混色搅拌装置,包括支撑架、搅拌槽、密封盖、搅拌驱动机构及搅拌机构,支撑架包括至少三条相互平行分布并与水平面相互垂直的支撑柱,且相邻的支撑柱间通过连接筋相互连接,支撑柱均环绕搅拌槽轴线均布,且搅拌槽与支撑柱间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搅拌槽为横截面呈“凵”字型的槽状结构,其上端面以密封盖连接并构成密闭腔体机构,搅拌驱动机构安装在搅拌槽底部外表面并通过传动轴与搅拌机构连接,搅拌机构位于搅拌槽内并与搅拌槽同轴分布,搅拌机构包括承载底座、承载轴及搅拌桨叶,承载底座下端面与传动轴连接并同轴分布,承载底座上端面与承载轴垂直连接,且承载底座与承载轴同轴分布,承载轴包括至少两节杆体和至少一个升降驱动机构,相邻的杆体间通过一个升降驱动机构连接,搅拌桨叶若干,并均布在各杆体侧表面上,且每个杆体上均设至少三个搅拌桨叶,各搅拌桨叶均环绕杆体轴线均布,相邻杆体间的桨叶相互间隔分布,搅拌桨叶与杆体轴线呈现0°—90°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的搅拌槽侧表面上设至少一个半导体制冷装置和超声波震荡装置,且各半导体制冷装置和超声波震荡装置均环绕搅拌槽轴线均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搅拌槽内侧面上均布若干凸块,且各凸块横截面为圆弧结构及等腰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搅拌槽与密封盖间接触面处设弹性密封条。
进一步的,所述的搅拌桨叶均网板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相邻杆体上搅拌桨叶之间,通过连板相互连接,且所述的连板分别与搅拌桨叶前端面铰接,并与杆体轴线呈0°—60°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为液压杆、气压杆、丝杠及弹簧伸缩杆中的任意一种。
本新型构成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可同时对物料在多个层面同时进行搅拌,一方面可有效满足大载荷搅拌作业的需要,另以方面可有效的提高物料混合搅拌作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晶淼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晶淼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68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