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旁路二极管的双玻光伏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6675.0 | 申请日: | 2017-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0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军;宁兆伟;冯涛;梁丛武;张健超;黄涛华;石云;汤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美能得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44 | 分类号: | H01L31/044;H01L31/0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旁路 二极管 双玻光伏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置旁路二极管的双玻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新能源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光伏组件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目前市场上主流应用的是晶体硅光伏组件,根据其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单玻光伏组件和双玻光伏组件,单玻光伏组件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双玻光伏组件指由两片玻璃和太阳能电池片组成复合层,电池片之间由导线串、并联汇集到引线端所形成的光伏电池组件。早期的双玻组件由于使用前后标准的光伏玻璃,所以重量大,搬运不方便。同时由于无法解决由于电池片间漏光导致的功率损失,所以一直没有形成大规模的量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双玻光伏组件越来越普及,双玻组件经过多年的孕育终于从台后走到了台前。
双玻组件的结构是从上至下依次为前盖板玻璃-上层封装材料-电池片-下层封装材料-后盖板玻璃和接线盒。接线盒内配置了旁路二极管,用于防止电池片被阴影遮挡时发生热斑效应而遭受破坏。一般双玻光伏组件安装于太阳能智能窗,太阳能凉亭和玻璃建筑顶棚,以及玻璃幕墙等等,较大的接线盒安装于组件的背面,有碍于组件的美观,而且影响组件的透光率。接线盒安装在组件背面,其较差的散热能力导致盒体内部具有较高的温度,这会直接影响到此区域的电池片,造成电池片之间的失配,降低组件的输出功率。尽管接线盒内的旁路二极管在遮挡发生时能保护电池片,但由于旁路二极管数目有限,在这种情况下组件仍会有较大的功率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置旁路二极管的双玻光伏组件,通过在玻璃上面设置凹槽,将较多的旁路二极管内置于组件内部,对组件提供最佳的保护功能,同时保证组件在发生阴影遮挡时仍有较大的输出功率,此外省去组件背面的接线盒,降低组件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得以实现的,一种内置旁路二极管的双玻光伏组件,包括前置玻璃、前置EVA胶膜、太阳能电池片、后置EVA胶膜、后置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置玻璃正面设有若干个凹槽,每个凹槽内设置有一个旁路二极管,所述的后置玻璃背面设置有电缆和连接器。
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使用焊带串联组成多个太阳能电池串,在组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使用若干汇流带将各太阳能电池串进行串联。
所述的每个旁路二极管分别和对应的太阳能电池串并联连接,旁路二极管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对应太阳能电池串的负极和正极。
所述的旁路二极管设置在非太阳能电池片区域。
所述的旁路二极管为贴片肖特基二极管。
所述的后置玻璃设置有两个通孔,汇流带从此通孔引出至后置玻璃背面并与电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在后置玻璃正面设置放置旁路二极管的凹槽,可以将常规组件使用的接线盒内的旁路二极管引入至组件内部,一方面在组件内部可以设置更多的旁路二极管,对太阳能电池片提供最佳的保护功能,最大程度降低遮挡对组件输出的影响,尽可能保证组件的最大输出功率;另一方面可以省去组件背面的接线盒,提升组件的外观美观性,降低组件的成本;此外,由于双玻组件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可以及时将组件内部旁路二极管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外部环境,降低旁路二极管的结温,确保了旁路二极管的可靠性及寿命,降低了故障的发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示意图。
图中,1为前置玻璃,2为前置EVA胶膜,3为太阳能电池片,4为后置EVA胶膜,5为后置玻璃,6为凹槽,7为旁路二极管,8为电缆,9为连接器,10为焊带,11为太阳能电池串,12为汇流带,13为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与内容,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内置旁路二极管的双玻光伏组件,包括前置玻璃1、前置EVA胶膜2、太阳能电池片3、后置EVA胶膜4、后置玻璃5,所述的后置玻璃正面设有若干个凹槽6,每个凹槽内设置有一个旁路二极管7,所述的后置玻璃背面设置有电缆8和连接器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美能得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美能得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66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限流式UPFC直流侧过压保护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单站移动自动定位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