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生物膜净水与喷泉曝气耦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206570.5 | 申请日: | 2017-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0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 发明(设计)人: | 聂泽宇;王阿华;袁忠伟;任云;黄伟;李国瑞;林洪;汪丽;魏玲霞;李军;桂衍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08 | 代理人: | 黄勇 |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生物膜 净水 喷泉 耦合 装置 | ||
1.一种新型生物膜净水与喷泉曝气耦合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生物聚集塔、喷泉曝气系统和固定系统;
所述生物聚集塔包括圆饼状的中空底座(2-1)、圆台状的中空塔体(2-2)、亲水性微生物挂膜载体材料以及厌氧区环状罩(18),所述中空底座(2-1)浮于水面(1),利用两端带螺纹的不锈钢输水管(11)以及螺纹结构与中空塔体(2-2)固定连接,且中空底座(2-1)和中空塔体(2-2)的接触面利用强力胶加固;所述中空塔体(2-2)及中空底座(2-1)的上表面区域,按自上而下增大的密度,缠绕固定布设有亲水性微生物挂膜载体材料;
所述喷泉曝气系统包括带筛孔的不锈钢套筒(14)、潜水泵(15)、潜水泵(15)的固定装置(13)、塑料软管(10)、潜水泵供电电缆(8)、输水管(11)和喷泉头(5),所述不锈钢套筒(14)的筒身上部均匀布设有孔径0.5-1 cm的筛孔(14-3),所述潜水泵(15)的流量为2-6 m3/h,通过固定装置(13)固定在不锈钢套筒(14)的底部,所述潜水泵(15)的出水口(15-1)与塑料软管(10)相连,所述塑料软管(10)的顶端套装在输水管(11)的底端,并利用铁箍或铁丝手工固定,所述输水管(11)安装在中空塔体(2-2)的中心轴处,并利用两端的螺纹结构进行固定,所述螺纹结构包括输水管螺纹(11-1)和输水管螺帽及垫圈(11-2),所述输水管(11)的顶端连接喷泉头(5);
所述固定系统包括4根不锈钢锚定杆(17)、尼龙软绳(9)及环状绑定孔(12);所述锚定杆(17)均匀地焊接或以螺纹结构的形式与不锈钢套筒(14)的底板(14-2)相连且插入底泥中,所述尼龙软绳(9)的两端则分别绑扎固定在中空底座(2-1)底部以及不锈钢套筒(14)的顶板(14-1)上的2个环状绑定孔(12)处,从而将水上部分和水下部分进行连接固定,所述尼龙软绳(9)的长度根据水面(1)实际波动幅度进行调整,较塑料软管(10)和潜水泵供电电缆(8)短;
所述生物聚集塔的中空底座(2-1),待整套系统正常运行时,其上顶面需露出水面(1)10-20 厘米,喷泉头(5)提升后的下落水体覆盖直径,与厌氧区环状罩(18)的顶面环孔(18-2)内径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物膜净水与喷泉曝气耦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亲水性微生物挂膜载体材料包括高密度布置的亲水性微生物挂膜载体材料(3)和低密度布置的亲水性微生物挂膜载体材料(4),所述高密度布置的亲水性微生物挂膜载体材料(3)之上布设有由塑料轻质材料制成的厌氧区环状罩(18),所述环状罩(18)留有一圈矩形出水口(18-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生物膜净水与喷泉曝气耦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喷泉头(5)选择中心直上的涌喷型喷头形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生物膜净水与喷泉曝气耦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潜水泵供电电缆(8)穿过不锈钢套筒(14)的顶板(14-1),与外接电缆(7)通过置于中空底座(2-1)上的防水接线盒(6)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657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