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型轧辊淬火辊颈保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6385.6 | 申请日: | 2017-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8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肖然;高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重集团常州华冶轧辊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52 | 分类号: | F16J15/52;F16L59/05;F16L59/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8 | 代理人: | 于桂贤 |
地址: | 21313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轧辊 淬火 保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轧辊淬火辊颈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为满足大型支承辊辊身淬硬层深度要求,淬火前需要入炉预热,在辊身淬火时,不可避免喷水到辊颈表面,但存在经常发生辊颈开裂现象,影响轧辊辊颈开裂主要因素是热应力,辊身表淬喷水时,喷水到辊颈上就产生超过200℃以上温差,形成很大热应力,一旦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就产生裂纹。部分产品即使补救,也需要高昂的成本,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现通过对大型轧辊辊颈在辊身淬火前加装隔热保护结构,大大降低了辊颈开裂风险,挽救可避免的重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型轧辊淬火辊颈保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型轧辊淬火辊颈保护结构,所述轧辊包括辊身和连接在辊身下端部的辊颈,所述辊身与辊颈的连接处设有过渡圆角,所述保护结构包括内保护套、外保护套、钢条和固定架,所述内保护套和外保护套均为圆筒形,且所述内保护套的内径大于所述辊颈的外径,所述外保护套套设在所述内保护套上端的外侧,且所述外保护套的内径大于所述过渡圆角与所述辊身连接端的外径,所述内保护套下端通过所述钢条焊接在所述辊颈端部的轴头上,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外保护套的下端,且所述固定架与所述内保护套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上沿周向设有至少两个升降螺丝杆,所述升降螺丝杆下端与所述固定架螺纹连接,所述升降螺丝杆的顶部与所述外保护套下端抵接,且所述升降螺丝杆可沿辊颈轴线方向上下调整高度。
内保护套下端留有余量,因此可以通过钢条直接焊接固定,简单可靠,加工完成后可以在切除余量的同时将钢条切断,从而将保护套取下,辊身和辊颈的连接处存在过渡圆角,内保护套下端又是固定的无法上下调整,内保护套上端无法完全罩住连接处,会存在缝隙,因此,在内保护套外侧设置可上下调整的外保护套,通过升降螺钉将外保护套上端仅仅压紧在辊身的下端面上,避免冷却水进入,减小辊颈开裂风险。
进一步,为了使内保护套稳固,内保护套的内径不宜过大,所述内保护套的内径小于所述过渡圆角与所述辊身连接端的外径。
具体的,所述固定架包括环形固定部和设置在环形固定部上的凸缘,所述环形固定部的通过固定螺丝杆与所述内保护套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螺丝杆与所述凸缘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钢条的直径为10mm。
优选的,所述内保护套和外保护套均采用厚度为2mm的钢板制成。
进一步,为了提高隔热效果,所述内保护套与辊颈之间填充隔热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大型轧辊淬火辊颈保护结构,通过在辊颈处加装淬火隔热保护结构,避免淬火冷却水直喷到辊颈表面上,缓慢降低辊颈表面温度,减小温差,即降低热应力,减小辊颈开裂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辊身,2、辊颈,3、过渡圆角,4、轴头,5、内保护套,6、外保护套,7、钢条,8、固定架,9、升降螺丝杆,10、固定螺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方向和参照(例如,上、下、左、右、等等)可以仅用于帮助对附图中的特征的描述。因此,并非在限制性意义上采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仅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来限定所请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轧辊淬火辊颈保护结构,所述轧辊包括辊身1和连接在辊身1下端部的辊颈2,所述辊身1与辊颈2的连接处设有过渡圆角3,所述保护结构包括内保护套5、外保护套6、钢条7和固定架8,所述内保护套5和外保护套6均为圆筒形,且所述内保护套5的内径大于所述辊颈2的外径,所述外保护套6套设在所述内保护套5上端的外侧,且所述外保护套6的内径大于所述过渡圆角3与所述辊身1连接端的外径,所述内保护套5下端通过所述钢条7焊接在所述辊颈2端部的轴头4上,所述固定架8位于所述外保护套6的下端,且所述固定架8与所述内保护套5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8上沿周向设有至少两个升降螺丝杆9,所述升降螺丝杆9下端与所述固定架8螺纹连接,所述升降螺丝杆9的顶部与所述外保护套6下端抵接,且所述升降螺丝杆9可沿辊颈2轴线方向上下调整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重集团常州华冶轧辊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一重集团常州华冶轧辊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63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盘根水润滑艉轴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用LNG气瓶转接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