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复合智能型金属线材加工用拉丝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6363.X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7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李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力成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04 | 分类号: | B21C37/04;B21C5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404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复合 智能型 金属线材 工用 拉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丝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复合智能型金属线材加工用拉丝机。
背景技术
金属拉丝机是一种将粗金属按照不同的线材需求拉拔成型不同线径规格细金属丝的线材加工设备。所有拉拔成型后的金属丝均需规则缠绕在工字型收线轮上,随着加工线径和收线直径越来越大,收线张力也越来越大,如不及时调节收线张力则有拉断金属丝的可能,因此近年来出现了可以自动控制拉丝机收线张力的技术,如专利CN201620815401.7中所述的一种拉丝机收线张力自动调节机构,通过调节张力轮与定滑轮之间的距离,来调节收线张力的大小,同时压力传感器和旋转扭矩传感器均能够测得收线张力的变化,以此来判断收该技术可以自动控制收线过程中收线张力是否张力过大,保持收线张力稳定,提高了拉拔线材的质量。
但是上述专利仍存在以下问题:如果进线处的粗金属丝的质量不稳定,即粗金属丝各段的直径大小存在差异,由于收线张紧力始终是恒定的,会导致拉拔出的细金属丝其直径也存在差异,这就对粗金属丝的直径公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导致成本较高;且上述专利无法调整金属丝的圆度,如果粗金属丝的截面圆度精度不达标,拉拔出的细金属丝的截面形状可能是椭圆形,导致加工超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根据金属线材尺寸自动调整、提高产品加工精度的新型复合智能型金属线材加工用拉丝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复合智能型金属线材加工用拉丝机,所述的拉丝机包括框架结构的支架,所述的支架上、沿金属线运动的方向依次设置放线轮、拉直机、第一定滑轮、张紧轮、收线轮,所述的张紧轮安装在第一电动伸缩杆的端部,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的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与金属线的轴向垂直设置;所述的第一电动伸缩杆与张紧轮的连接处安装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的收线轮安装在收线电机的输出轴上,收线电机的输出轴上还安装扭矩传感器,收线电机的支座安装在支架上;
所述的定滑轮与张紧轮之间设置预拉伸装置,所述的预拉伸装置包括沿金属线运动的方向依次设置的激光式直径测量仪、预张紧轮、激光式圆度测量仪、圆度校正机、第二定滑轮,所述的预张紧轮安装在第二电动伸缩杆的端部,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的第二电动伸缩杆与预张紧轮的连接处安装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的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与金属线的轴向垂直设置;所述的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扭矩传感器、激光式直径测量仪、激光式圆度测量仪、圆度校正机分别与控制器通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为一个驱动电机带动丝杠旋转,丝杠上设置滑块的结构,或者为电机驱动液压活塞杆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激光直径测量仪测量粗金属丝的直径,预张紧轮对粗金属丝进行预拉拔,使拉拔后的较细金属丝的直径公差减小,圆度校正器校正较细金属丝的圆度,使较细金属丝经过张紧轮的拉拔后最终形成的细金属丝的直径公差小,且圆度符合要求,拉丝机工作过程中,预张紧轮、张紧轮的张紧力由控制器自动控制,拉丝机的智能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拉丝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拉丝机控制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复合智能型金属线材加工用拉丝机,包括框架结构的支架1,所述的支架1上、沿金属线运动的方向依次设置放线轮2、拉直机3、第一定滑轮4、张紧轮5、收线轮6,所述的张紧轮5安装在第一电动伸缩杆7的端部,第一电动伸缩杆7的底部安装在支架1上,所述的第一电动伸缩杆7的伸缩方向与金属线的轴向垂直设置;所述的第一电动伸缩杆7与张紧轮5的连接处安装第一压力传感器8;所述的收线轮6安装在收线电机10的输出轴上,收线电机10的输出轴上还安装扭矩传感器9,收线电机10的支座安装在支架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力成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力成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63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