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洁净室内新型并联气流均衡末端送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6111.7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3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朋;戚美;王立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3/16;F24F13/08;F24F1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洁净 室内 新型 并联 气流 均衡 末端 送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洁净室内新型并联气流均衡末端送风装置,属于机械暖通送风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我国电子,生物工业等产业的不断发展,各类型的洁净室大规模被用在电子设备研发室,生物科技研发实验室等场合。在很多洁净室中,工况要求极其严格复杂,尤其在精密电子研发室要求洁净室内送风具有稳定、分布均匀的垂直层流,目前市场中的洁净室风机过滤单元(FFU)送风时,并不能提供高要求的分布均匀的垂直层流。分布不均匀的湍流,也将影响下一级高效过滤器的工作效率,以至不能给洁净室提供稳定、清洁达标的空气,因此,现有产品不具有良好的经济实用型。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上的短板,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实现一种洁净室内新型并联气流均衡末端送风装置,用来实现为各类型工况下的洁净室提供均衡稳定的层流气流,大幅改善洁净区域内的气流分布。
本实用新型包括进风通道,预过滤器,电机固定支撑架,电机,叶片,并联气流均衡装置,高效过滤器,外箱体。
所述的电机固定支撑架一端销接固定电机上端,另一端铆接吊装固定在外箱体内侧顶面中心;电机与进风通道同轴。
所述的并联气流均衡装置包括上支撑板、气流均衡单元和下支撑板三部分组成。
所述的上支撑板表面开有上下通透的圆孔,圆孔呈锥状,孔内侧壁与水平夹角为55°,圆孔内安装固定气流均衡单元,圆孔呈四行六列规则分布于上支撑板表面。
所述的气流均衡单元包括集流筒、中筒、扩散筒、层流栅四部分;集流筒位于气流均衡单元的最上端,呈锥筒状,开口向上,侧壁与水平开口夹角α=55°。
所述的集流筒下面收口端焊接中筒,中筒呈圆柱筒形,内径与集流筒收 口端口径相同,高度与集流筒高度相同;中筒下端焊接固定扩散筒,扩散筒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呈锥筒状,开口向下,收口端连接中筒下端,侧壁与水平开口夹角β=45°;下段呈柱筒状,口径与上段开口口径相同。
所述的层流栅由栅板横竖正交构成栅格,栅板截面呈梭形,栅板间内侧间隔d=5mm,栅板间中轴间隔D=8mm;层流栅垂直于扩散筒筒轴方向水平布置,安装固定在扩散筒下段柱筒内部。
所述的下支撑板表面也开有上下通透的圆孔,圆孔呈柱状,圆孔内安装固定扩散筒下段,圆孔呈四行六列规则分布于下支撑板表面。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洁净室内新型并联气流均衡末端送风装置整体装配全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并联气流均衡装置结构及A处剖视位置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并联气流均衡装置A处局部放大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气流均衡单元结构全剖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层流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上支撑板结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上支撑板结构主视图。
主要元素符号如下:
1-进风通道; 2-预过滤器;
3-电机固定支撑架; 4-电机;
5-叶片; 6-并联气流均衡装置;
61-上支撑板;62-气流均衡单元;
621-集流筒; 622-中筒;
623-扩散筒; 624-层流栅;
6241-栅板;6242-栅格;
63-下支撑板;7-高效过滤器;
8-外箱体; 9-洁净室。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尽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61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的柜式空调机
- 下一篇:一种具柔化出风口的新风净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