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藜麦抛光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205773.2 | 申请日: | 2017-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3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 发明(设计)人: | 杨正兰;何瑞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胜县龙潭生物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B3/00 | 分类号: | B02B3/00;B02B7/00;B08B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 地址: | 6741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抛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藜麦抛光机。
背景技术
藜麦的营养特点之一是胚芽占比极高,且具有营养活性,这是很多谷物不具备的;具备营养活性就是种子的胚芽、胚乳、种皮组织结构完整新鲜,有萌发能力,种子内的酶一直保持活性,各类营养成份处于最新鲜的状态;藜麦过多加工会损失藜麦珍贵的营养,为了保全更多营养,成品藜麦会尽量减少深加工工序,现有藜麦加工过程为原粮-清理-碾皮-水洗-甩干-色选-分级-计量打包-入库;现有处理过程会通过水洗除去藜麦上的糠粉和粉尘杂质,水洗会降低藜麦胚芽和籽粒的结合强度;且水洗会产生大量的污水,不仅污染环境,也会增加后期污水的处理成本;也有采用抛光辊抛光的,但抛光辊的挤压使藜麦的破碎率更高,营养流失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藜麦抛光机,以解决现有藜麦抛光装置存在的影响藜麦胚芽和籽粒的结合强度、污染环境、增加成本和藜麦的破碎率更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藜麦抛光机,包括支架、倾斜设置在支架上的环形传输带;支架上设有控制环形传输带运动的电机;环形传输带的一端的上方设有进料机构,其另一端下方设有接料斗;进料机构设置在支架上;环形传输带上铺满抛光垫,抛光垫上可拆连接有多个抛光球。
具体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斗;进料斗出口连接有出料板,出料板的自由端位于环形传输带的上方。
具体地,进料斗内倾斜设有使藜麦缓慢下料的挡料板;进料斗出口处设有出料刷。
具体地,支架上设有糠刷;糠刷与朝向支撑架的传输带相面对;糠刷的下方设有接糠斗。
具体地,支架上设有护板;护板位于环形传输带的两侧。
具体地,进料斗和接料斗分别位于环形传输带高处和低处端处方向。
具体地,抛光球在环形传输带上螺旋设置。
具体地,抛光球在环形传输带上依次排列组成多个横排抛光球组,多个横排抛光球组沿环形传输带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藜麦上的糠粉和粉尘杂质,在其通过环形传输带时,抛光垫和抛光球将糠粉和粉尘杂质擦掉,避免了水洗会出现的麦胚芽和籽粒的结合强度降低的情况;通过抛光垫和抛光球将糠粉和粉尘杂质擦掉,不会对藜麦造成挤压,降低了藜麦的破碎率;抛光时藜麦抛光垫和抛光球上滚过去使藜麦的各个部分都得到抛光,使藜麦的抛光效果更好。
(2)本实用新型中出料板起缓冲作用,使藜麦缓慢落到环形传输带上,防止直接藜麦直接落下使部分藜麦未被抛光。
(3)本实用新型中护板用于防止藜麦从环形传输带上掉落。
(4)本实用新型中糠刷用于刷下环形传输带上的糠粉和粉尘杂质,使本实用新型能循环往复使用,也避免了人工清理带来的工作量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支架,2-环形传输带,3-电机,4-接料斗,5-抛光垫,6-抛光球,7-进料斗,8-出料板,9-挡料板,10-出料刷,11-糠刷,12-接糠斗,13-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藜麦抛光机,包括支架1、倾斜设置在支架1上的环形传输带2;支架1上设有控制环形传输带2运动的电机3;环形传输带2的一端的上方设有进料机构,其另一端下方设有接料斗4;进料机构设置在支架1上;环形传输带2上铺满抛光垫5,抛光垫5上可拆连接有多个抛光球6;藜麦上的糠粉和粉尘杂质,在其通过环形传输带2时,抛光垫5和抛光球6将糠粉和粉尘杂质擦掉,避免了水洗会出现的麦胚芽和籽粒的结合强度降低的情况;通过抛光垫5和抛光球6将糠粉和粉尘杂质擦掉,不会对藜麦造成挤压,降低了藜麦的破碎率;抛光时藜麦抛光垫5和抛光球6上滚过去使藜麦的各个部分都得到抛光,使藜麦的抛光效果更好;其中抛光球6为实心或空心耐磨橡胶球,其也可为其他安全材质的柔性球状设置;抛光球6为球型,使藜麦能被更好的翻动和抛光。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斗7;进料斗7出口连接有出料板8,出料板8的自由端位于环形传输带2的上方;出料板8起缓冲作用,使藜麦缓慢落到环形传输带2上,防止直接藜麦直接落下使部分藜麦未被抛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胜县龙潭生物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永胜县龙潭生物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57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洁净食品微生物检测采样操作台
- 下一篇:一种双动颚高效颚式破碎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