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试管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5486.1 | 申请日: | 2017-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7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晨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晨彤 |
主分类号: | A46B7/02 | 分类号: | A46B7/02;B08B9/08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7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试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管刷,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试管刷,属于实验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实验过程中,试管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下次实验能够方便进行,实验结束时我们需要对其内壁上残留的液体或者沉淀物进行清洗。目前普遍使用的试管刷是由刷柄和刷头组成,刷头由刷毛构成,刷毛的材料常用的有猪鬃、尼龙丝、钢丝、铜丝、磨料丝等,通过转动刷柄进行试管内壁的清洗。通常情况下,试管内壁上残留的液体可通过刷毛清除干净,但是试管内壁上也会残留一些固体颗粒,传统使用的试管刷很难将其清除,这样就会造成试管内壁上固体颗粒的附着,影响下次实验的进行,同时,试管的底部为弧形结构,传统使用的试管刷很难将试管底部的固体沉淀物清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试管刷,该试管刷可清除附着在试管内壁的固体颗粒,清除效率高,无清除死角。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试管刷,包括刷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柄上设置有刮除构件;
所述刮除构件包括第一刮除构件、第二刮除构件和第三刮除构件;
所述第一刮除构件在刷柄上的安装轨迹为顺时针螺旋结构;
所述第二刮除构件在刷柄上的安装轨迹为逆时针螺旋结构;
所述手柄的末端设置有第三刮除构件。
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第一刮除构件包括第一连接柄;
所述第一连接柄的一端与刷柄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柄的另一端铰接有扇形刮板;
所述扇形刮板由第一棱边、第二棱边和第三棱边围成扇形平面;
所述第三棱边为弧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刮除构件包括第二连接柄;
所述第二连接柄的一端与手柄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齿形刮板;
所述齿形刮板由第四棱边、第五棱边和第六棱边围成扇形平面;
所述第六棱边为弧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六棱边上设置有若干个齿牙,相邻两个齿牙之间的夹角为32°~5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刮除构件为半球体结构;
所述第三刮除构件的球体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凸起。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刮除构件和第二刮除构件可清除附着在试管内壁的固体颗粒,清除率提高15%;第三刮除构件可将附着在试管底部的固体沉淀物清除,无清除死角。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生物试验用试管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刮除构件与第二刮除构件在刷柄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刮除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刮除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刮除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刷柄,2-第一刮除构件,21-第一连接柄,22-扇形刮板,221-第一棱边,222-第二棱边,223-第三棱边,3-第二刮除构件,31-第二连接柄,32-齿形刮板,321-第四棱边,322-第五棱边,323-第六棱边,4-第三刮除构件,41-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试管刷,包括刷柄1,刷柄1上设置有刮除构件,刮除构件包括第一刮除构件2、第二刮除构件3和第三刮除构件4,第一刮除构件2在刷柄1上的安装轨迹为顺时针螺旋结构,第二刮除构件3在刷柄1上的安装轨迹为逆时针螺旋结构,在手柄1的末端设置有第三刮除构件4。
第一刮除构件2包括第一连接柄21,第一连接柄21的一端与刷柄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柄21的另一端铰接有扇形刮板22,扇形刮板22由第一棱边221、第二棱边222和第三棱边223围成扇形平面,第三棱边223为弧形结构。
第二刮除构件3包括第二连接柄31,第二连接柄31的一端与手柄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柄3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齿形刮板32,齿形刮板32由第四棱边321、第五棱边322和第六棱边323围成扇形平面,第六棱边323为弧形结构,第六棱边323上设置有若干个齿牙,相邻两个齿牙之间的夹角为32°~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晨彤,未经李晨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54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流控方法、LNS及LAC
- 下一篇:一种睫毛刷组装流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