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用烧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4991.4 | 申请日: | 2017-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2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鸟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B01L7/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纳祺律师事务所33257 | 代理人: | 朱德宝 |
地址: | 325401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 烧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杯,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实验用烧杯。
背景技术
烧杯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玻璃器皿,通常由玻璃、塑料、或者耐热玻璃制成,烧杯呈圆柱形,顶部的一侧开有一个槽口,便于倾倒液体,有些烧杯外壁还标有刻度,可以粗略的估计烧杯中液体的体积,烧杯一般都可以加热,但都是直接对烧杯底部中心进行加热,烧杯底部的液体温度就会较其他部位液体的温度上升的快,因而会出现加热不均的现象,且直接对烧杯进行加热,加热的温度不好控制,为避免此现象,市面上生产了双层烧杯,外层烧杯中预先盛有液体,需要对外部烧杯进行加热,从而改变内部烧杯中溶液的温度,且双层烧杯均是固定设置,因而清洗起来非常不方便,使用久了因外层的烧杯无法拆卸清洗,可能会影响对内部烧杯的观察,且双层烧杯使用起来较为不便,若外部烧杯损坏可能会导致内部烧杯也无法使用。
因此为寻求一种能直接对烧杯进行加热,且易于清洗,方便做实验的烧杯是亟待解决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直接进行加热、且方便清洗,使用灵活的一种实验用烧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用烧杯,包括外烧杯和内烧杯,所述内烧杯底面向烧杯内部凹陷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上设置有螺纹,所述外烧杯内部底面设置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上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设置有与凹槽上螺纹相匹配的螺纹,需要对内烧杯中的液体进行加热时,将内烧杯放入外烧杯内,并将固定柱放入凹槽内旋紧,将有温度的水倒入外烧杯内部,水将热能传递给内烧杯。
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有上盖,所述上盖包括饼状平面和遮挡环,所述遮挡环设置在饼状平面的下表面上,所述饼状平面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连通内外表面的壶嘴,使用时,将上盖放置在外烧杯上部,饼状平面同时遮挡住内烧杯和外烧杯的开口,且遮挡环插入内烧杯和外烧杯之间的间隙内,倾斜外烧杯,内烧杯中的液体由壶嘴倒出,而遮挡环则阻挡了外烧杯中液体的倒出。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外烧杯侧壁靠近出口处设置有多个排气孔。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外烧杯外表面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置有隔热层。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内烧杯和外烧杯均由透明材质制作而成。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内烧杯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测量内烧杯内部液体温度的温度计。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内烧杯外壁上设置有用于观察液体体积的刻度表。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外烧杯上设置有用于插放写有液体名称纸条的标签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烧杯设置成两层即外烧杯和内烧杯,二者之间通过凹槽和固定柱螺旋固定,当需要对内烧杯中液体进行加热时,将内烧杯和外烧杯螺旋固定,将水倒入外烧杯中,使得内烧杯隔水加热,需要对内烧杯和外烧杯进行清洗时,只需拧开即可分离二者,清洗起来非常方便,且内烧杯还可以脱离外烧杯单独使用,较市面上将内烧杯和外烧杯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要更容易清洗,且使用也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验用烧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鸟,未经李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49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