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四恒地下城市垂直的交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4665.3 | 申请日: | 2017-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6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沃海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0 | 分类号: | E02D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地下 城市 垂直 交通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四恒地下城市垂直的交通系统,属于城市建设领域。
背景技术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一方面,在城镇化发展不断加速与生态环境要求不断提高的双重约束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成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有利于增加城市容量、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缓解交通拥堵、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显著,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践行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
而在地下空间的城市建设中,如何有效地组织其垂直交通分布成为难点;其一,垂直交通需与功能空间紧密联系,不能使建筑内某处空间距离垂直交通过远;其二位于地下空间的建筑,其采光及通风问题严重,而垂直交通空间因其兼顾逃生需求及其日常使用频繁,所以应用于地下建筑的垂直交通要求更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应用于四恒地下城市垂直的交通系统,完善现有城市建设体系,充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空间,并且能有效解决地下城市垂直交通组织的采光通风问题,并且较为方便地应用于建筑日常使用中;其适用于城市改造更新项目。
应用于四恒地下城市垂直的交通系统,设置应用于地下城市系统及其居住单元,所述地下城市系统设置有导光系统,所述导光系统垂直延伸导光核心筒至下方,该导光核心筒围绕设置有居住单元,相邻居住单元间隔之间设置有活动导轨,该导光核心筒内设有透光平台,该透光平台沿活动导轨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地下城市系统设置有逃生楼梯,该逃生楼梯连接各层居住单元至设置于地面部分的安全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逃生楼梯匹配设置新风井。
进一步地,所述新风井采用机械通风。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四恒地下城市垂直的交通系统,通过导光系统解决地下居住空间采光问题,其匹配的透光平台作主要垂直交通方式,在不影响采光通风的前提组织建筑内部交通;同时设有逃生楼梯组织完善地下城市垂直交通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应用于四恒地下城市垂直的交通系统的组成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应用于四恒地下城市垂直的交通系统的组成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目的及其优点更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应用于四恒地下城市垂直的交通系统,设置应用于地下城市系统1及其居住单元3,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城市系统1设置有导光系统11,所述导光系统11垂直延伸导光核心筒110至下方,该导光核心筒110围绕设置有居住单元3,相邻居住单元3间隔之间设置有活动导轨61,该导光核心筒110内设有透光平台6,该透光平台6沿活动导轨61方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地下城市系统1设置有逃生楼梯62,该逃生楼梯62连接各层居住单元3至设置于地面部分的安全出口2,对应建筑方案设计设立逃生楼梯分布于居住单元背光侧,采用人造光源进行采光,该逃生楼梯62应对于建筑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不能使用透光平台6进行垂直交通运输时候,能提供安全可靠的垂直交通逃生方式连通至室外地面环境。
优选地,所述逃生楼梯62匹配设置新风井63;所述新风井63采用机械通风,所述机械通风方式可通过于该新风机63顶部设置有恒温恒湿恒氧恒净的四恒空调系统接通地面部分进行新风引入及四恒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四恒地下城市垂直的交通系统,通过导光系统解决地下居住空间采光问题,其匹配的透光平台作主要垂直交通方式,在不影响采光通风的前提组织建筑内部交通;同时设有逃生楼梯组织完善地下城市垂直交通系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前提下,依然可以对所述实施例进行修改,而相应修改方案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沃海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沃海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46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护装置
- 下一篇:承插式管廊承口变形缝模板的工具式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