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市政工程排水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4646.0 | 申请日: | 2017-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5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霞;李振刚;黄海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丽霞 |
主分类号: | F16L9/21 | 分类号: | F16L9/21;F16L59/16;F16L55/07;F16L55/24;E03F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000 河北省邯***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市政工程 排水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市政工程排水管道。
背景技术
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通常,流体经鼓风机、压缩机、泵和锅炉等增压后,从管道的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也可利用流体自身的压力或重力输送。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
排水管道,指汇集和排放污水、废水和雨水的管渠及其附属设施所组成的系统。包括干管、支管以及通往处理厂的管道,无论修建在街道上或其它任何地方,只要是起排水作用的管道,都应作为排水管道统计。
现在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包括一些公共的配套设施建设也应用到城市的建设当中,其中排水管道就是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之一。目前城市排水管道因常年埋在地下对城市的生活污水进行排放,极易发生堵塞,一旦发生堵塞检查起来非常困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所以需要一种新型市政工程排水管道。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市政工程排水管道,解决了排水管道发生堵塞时不能及时发现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市政工程排水管道,包括管道体,所述管道体的内部分别开设有辅助腔、辅助进水孔和辅助出水孔,所述辅助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止水球,所述辅助腔的两端分别与辅助进水孔和辅助出水孔固定连通,所述止水球的直径分别大于辅助进水孔和辅助出水孔的直径。
所述管道体包括主排水管,所述主排水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静音层,所述静音层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内隔音板,所述静音层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外隔音板,所述静音层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静音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温层,所述管道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管道接头,所述管道接头的一端开设有连接槽。
优选的,所述辅助进水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堵塞网,所述防堵塞网与主排水管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隔音板和外隔音板之间设置有隔音腔,所述内隔音板和外隔音板均呈三角形状。
优选的,所述连接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径等于管道体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管道接头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表面套接有防滑垫圈。
优选的,所述管道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杂物挡块,所述杂物挡块呈三角形状。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市政工程排水管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型市政工程排水管道,通过设置弹簧控制止水球在辅助腔内伸缩,达到了当管道体发生堵塞时,污水通过辅助腔将污水排出的效果,同时能够便于发现,通过设置杂物挡块,达到了对管道体内污水中的杂物进行拦截的效果。
(2)、该新型市政工程排水管道,通过设置内隔音板和外隔音板之间设置有隔音腔,能够使管道体达到静音的效果,通过设置防堵塞网,能够有效避免辅助进水孔出现被堵塞的问题,通过设置密封圈,能够有效增强管道接头的密封性能,通过设置保温层,能够有效降低管道被冻坏的可能,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排水管道发生堵塞时不能及时发现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管道接头结构剖视图。
图中:1管道体、2辅助腔、3辅助进水孔、4辅助出水孔、5弹簧、6止水球、7主排水管、8静音层、9内隔音板、10外隔音板、11固定柱、12保温层、13管道接头、14连接槽、15防堵塞网、16隔音腔、17密封圈、18紧固螺栓、19防滑垫圈、20杂物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丽霞,未经刘丽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46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