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胶模具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4349.6 | 申请日: | 2017-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0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傅美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美芬 |
主分类号: | B29C45/73 | 分类号: | B29C45/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胶模具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胶模具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的塑胶模具工作时的成型周期一般包括合模、射胶、保压、冷却、开模、制品取出等阶段,合模后要使模具快速升温,在射胶、保压阶段也要对模具进行保温,以加大熔胶的流动性,使熔胶能填充模具型腔的各个角落,确保产品质量,还可缩短成型周期,提高生产率。塑胶模具加热的常用办法是在模具内开设加热油道,利用循环流动的热油将热量传导给模具;热油一般由油温机集中供应,生产车间内各注塑机组一般都会在塑胶模具的热油进油管上配备电磁阀以控制供油,有的配备加压油泵加大模具内热油的流量以强化加热效果。由于各注塑机组工作节奏不一致,有时会向塑胶模具同时供油,或者加压油泵同时工作,将热油总管抽空,造成热油短时间供应不足,致使个别机组热油供应不足,影响塑胶模具的加热效果,为达到加热效果,往往要加大整个车间热油的供应总量,造成资源的浪费,增大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对塑胶模具快速加热、节能省耗的塑胶模具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塑胶模具加热装置,包括塑胶模具、进油总管、出油总管、进油分管和出油分管;所述塑胶模具内设有加热油道;所述进油总管和出油总管外接油温机;所述出油分管的一端连接出油总管,另一端连接塑胶模具的加热油道出油口;还包括加压油泵、压力油箱、进油电磁阀、溢流阀、溢流管、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加压油泵、压力油箱和进油电磁阀均设于进油分管上;所述加压油泵的进油口通过进油分管连接进油总管,出油口通过进油分管连接压力油箱的进油口;所述进油电磁阀的一端通过进油分管连接压力油箱的出油口,另一端通过进油分管连接塑胶模具的加热油道进油口;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通过溢流管连接加压油泵的出油口,溢流阀的出油口通过溢流管连接加压油泵的进油口;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压力油箱上,其感应端连通压力油箱内部;所述加压油泵、进油电磁阀、压力传感器均和控制器电连接并受其控制;所述控制器外接电源。
工作时,压力传感器随时将压力油箱内的压力信号传送给控制器,当压力油箱内的油压低于设定的下限阈值时,控制器驱动加压油泵工作,向压力油箱中泵进热油,当压力油箱中的油压达到设定的上限阈值时,控制器驱动加压油泵停止工作;当塑胶模具合模后,控制器打开进油电磁阀,压力油箱中的热油经进油分管、进油电磁阀向塑胶模具的加热油道中注入热油,再经出油分管流向出油总管,由于压力油箱内油压较高,塑胶模具加热油道中的热油流速很快,迅速将热量传导给塑胶模具,使塑胶模具快速升温;保压阶段结束后,控制器关闭进油电磁阀停止向塑胶模具供油;当压力油箱中的油压下降到设定的下限阈值时,控制器驱动加压油泵工作,向压力油箱中泵进热油直至油压达到设定的上限阈值,如此循环反复;设置溢流阀可对加压力油箱起保护作用,当加压油泵的出油口的油压大于溢流阀设定的溢流油压时,溢流阀打开向加压油泵进油口泄压,防止发生故障时油压超过压力油箱的承受压力;压力油箱还起蓄油作用,可调节车间内各注塑机组的热油供给,当进油总管的热油短时间供给不足时,仍可由压力油箱向塑胶模具供应热油,进油总管的热油正常供给时又可将热油储存在压力油箱中备用,因此,当车间内多个注塑机组同时工作时,未增加热油的总供给量仍能保证各机组热油供应,可节能省耗。
进一步,所述压力油箱进油口的进油分管上设有进油阀。便于压力油箱测试和检修。
进一步,所述压力油箱出油口的进油分管上设有出油阀。便于压力油箱测试和检修。
进一步,所述压力油箱设有压力表。可观察压力油箱的油压情况。
进一步,所述进油总管、进油分管、溢流管和压力油箱外部均设有保温层。可对进油总管、进油分管、溢流管和压力油箱进行保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加压油泵和压力油箱,不但能加快塑胶模具加热油道的热油流速,使塑胶模具快速升温,当车间内多个注塑机组同时工作时,还可调节各注塑机组的热油供给,不必增加降低热油的总供给量,能节能省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美芬,未经傅美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43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胶模具冷却装置
- 下一篇:塑胶模温度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