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园艺种植的育苗培养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4087.3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1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朝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朝安 |
主分类号: | A01G9/18 | 分类号: | A01G9/18;A01G9/24;A01G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21 | 代理人: | 叶友伟 |
地址: | 363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园艺 种植 育苗 培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艺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园艺种植的育苗培养箱。
背景技术
育苗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原意是指在苗圃、温床或温室里培育幼苗,以备移植至土地里去栽种。也可指各种生物细小时经过人工保护直至能独立生存的这个阶段。俗话说“苗壮半收成”。育苗是一项劳动强度大、费时、技术性强的工作。育苗的实质是提前生长发育,即由于气候或茬口等原因或为了增加复种茬次而无法在本田(定植的地块)按计划时间栽培的情况下,创造可以提前成按时栽培的条件,以达到按正常栽培期或提早栽培的目的,从另一个角度看,通过育苗可以改变植株栽培的早期环瑰,这种改变往往是在人为创造的适宜条件下实现的,因而对蔬菜的幼苗期,甚至整个栽培过程产生较显着的影晌,但是,现有的育苗盆大多采用上下分层设置,由于育苗培养箱的喷头设置在箱体顶部,喷头在给育苗盆喷液时,上层的育苗盆遮挡了下层的育苗盆,造成下层的育苗盆没有得到充分的喷灌,使得育上、下层的育苗盆内幼苗生长状态出现差异,目前在农业育苗时,一般的做法是在蔬菜大棚中预留出一块空地用来培育蔬菜苗,这种方法影响了蔬菜大棚土地护理的统一性;而且在育苗的过程中,大棚的温度不易控制,而且无法全自动灌溉,导致农作物无法处于最佳的环境中成长,从而影响农作物的培育质量。在专利号为CN201620198468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农业育苗培养箱,包括箱体,在箱体内部设有培养室和收集室,培养室内设有支撑柱,在支撑柱表面套有圆盘状的承载板,承载板的表面设有育苗盆,在育苗盆上方水平设置的喷淋支管的底面上设有喷头,在承载板的底面以及培养室的顶面上均设有育苗补光灯。该农业育苗培养箱通过水泵将蓄水箱内的液体送入加压管,通过与加压管连通的喷淋支管下的喷头对育苗盆内的幼苗进行喷灌,使得每个承载板上的育苗盆内都得到充分的喷灌,残余的液体沿着锥形的隔板上通孔进入收集室,从而减少了喷灌液的浪费,同时承载板的底面以及培养室的顶面上均设置有育苗补光灯对育苗盆内的幼苗进行补光照射来刺激幼苗,使得幼苗快速生长。
上述专利文件通过水泵将蓄水箱内的液体送入加压管,通过与加压管连通的喷淋支管下的喷头对育苗盆内的幼苗进行喷灌,使得每个承载板上的育苗盆内都得到充分的喷灌,残余的液体沿着锥形的隔板上通孔进入收集室,从而减少了喷灌液的浪费。但是对于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功能齐全的用于园艺种植的育苗培养箱缺少技术性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园艺种植的育苗培养箱,用于解决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功能齐全,适用范围更广的用于园艺种植的育苗培养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园艺种植的育苗培养箱,包括箱体和箱门,所述箱门设置在所述箱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灌浇部分、二氧化碳部分、抽气部分、避光室、光照室和加热室,所述避光室、光照室和加热室自上往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灌浇部分包括灌浇管道、水滴手动开关和灌浇孔,所述二氧化碳部分包括二氧化碳输送管道、气体手动开关和气孔,所述抽气部分包括抽气管道、气体手动开关和抽气孔,所述灌浇管道、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和抽气管道均穿过所述避光室、光照室和加热室,所述灌浇管道、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和抽气管道的末端均设有密封塞,所述光照室内设有植物灯,所述加热室内设有加热电阻丝,所述植物灯和加热电阻丝均外接开关和电源,所述灌浇管道外接通水池,所述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外接二氧化碳发生器,所述抽气管道外接抽气机或鼓风机。
优选的,所述避光室内的灌浇管道、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和抽气管道上分别设有灌浇孔、气孔和抽气孔。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和抽气管道上均设有气体手动开关,所述气体手动开关分别位于所述避光室、光照室和加热室内。
优选的,所述灌浇管道上设有水滴手动开关,所述水滴手动开关分别位于所述避光室、光照室和加热室内。
优选的,所述箱门包括避光室门、光照室门和加热室门,所述避光室门上设有推拉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朝安,未经杨朝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40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反射电极的发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NCSP封装技术的新型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