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强风沙地区换流站建筑落水管的沉沙井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3754.6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4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时;陈乐;姚嘉;吕文娟;张玉明;顾群;贾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4 | 分类号: | E03F5/1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强宏超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风沙 地区 换流 建筑 落水管 沉沙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物防水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强风沙地区换流站建筑落水管的沉沙井。
【背景技术】
西北地区是我国风沙天气频发地区,也是我国多条特高压直流送端换流站的所处地区,换流站主要核心设备基本都布置在建筑物内。为确保换流站建筑物内设备正常进行,防止或减少恶劣环境对换流站建筑物损害是换流站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如图1所示,以往工程中,建筑物的落水管2设置在建筑外墙1的外部,落水管2直接经建筑物散水12接入排水管网10,排水管网10埋入建筑物散水12及室外地坪14下方。风沙天气过后屋面会积留一些泥沙等杂物,待雨雪天气过后,泥沙等杂物伴随雨水或融水冲进落水管2内,在排水管网10中形成泥沙等沉淀物9,当泥沙等沉淀物9在排水管网10中积攒过多时便会堵塞排水管网10,从而致使屋面排水不畅甚至出现大量积水,造成屋面渗水事故,影响建筑物内设备安全运行和人员生活。而且,在堵塞严重时,还需要对地下雨水管网进行开挖清理,这样既破坏了原有建筑物散水12又浪费了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强风沙地区换流站建筑落水管的沉沙井,本实用新型可以对进入屋面落水管的雨水进行沉淀,使泥沙积存于沉沙井中,并可以定期对沉积物进行清理,从而防止泥沙进入地下排水管网,有效保护了强风沙地区换流站的建筑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强风沙地区换流站建筑落水管的沉沙井,所述沉沙井位于建筑屋面的落水管下方,沉沙井包括盖板、井壁和底板,盖板、井壁和底板均由不透水材料制成,盖板包括固定盖板和可开启式盖板,固定盖板和可开启式盖板配合构成沉沙井的顶部,落水管穿过固定盖板伸入沉沙井内,井壁还与排水管网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落水管的出水口处设置有弯头。
进一步的,所述井壁内侧设置有水平的隔板,隔板位于弯头的正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采用预制筋混凝土或钢材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网的入水口位于建筑外墙外侧的井壁上,在排水管网的出水口处设置有水篦子。
进一步的,所述落水管的出水口以及排水管网的出水口位于冻土线以下。
进一步的,所述井壁和底板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沉沙井的盖板的标高与建筑散水平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建筑屋面雨水中所含的泥沙等杂质在沉沙井中进行沉淀后排入换流站站区的排水管网,而可开启式盖板还有利于定期清理泥沙以及对沉沙井进行检修,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不仅不会造成地下排水管网堵塞,而且清理疏通时也省时省力。
(2)本实用新型在落水管出水口处设置弯头,可使落水管中的雨水的流速减缓,而落水管出水口下方的隔板,又进一步避免落水管中的雨水直接落入沉沙井井底,从而避免因雨水的重力流速扰动沉沙井底部沉淀的泥沙杂质。
(3)本实用新型在排水管网的出水口处设置水篦子,可阻止较大且密度比水的密度大的漂浮物进入排水管网,以防排水管网堵塞。
(4)本实用新型将落水管的出水口以及落水管网的出水口位于冻土线以下,防止沉沙井因寒冷结冰,保证在塞冷气候下沉沙井能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建筑物落水管与排水管网设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剖面线的截面图;
上述图中各部件及相应标记为:1-建筑外墙;2-落水管;3-弯头;4-隔板;5-固定盖板;6-可开启式盖板;7-井壁;8-底板;9-泥沙等沉淀物;10-排水管网;11-水篦子;12-建筑物散水;13-冻土线;14-室外地坪。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37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灯铜铝复合散热器
- 下一篇:插线板(5口N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