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循环厌氧膜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3345.6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6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碧州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4 | 分类号: | C02F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8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厌氧膜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循环厌氧膜反应器,属于污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是新一代高效厌氧反应器,简称IC反应器,是基于UASB反应器颗粒化和三相分离器的概念而改进的新型反应器,可看成是由两个UASB反应器的单元相互叠加而成,它的特点是在一个反应器中将沼气的分离分成两个阶段,在下层反应区中完成第一阶段,在上层反应区中完成第二阶段,污水经过第一阶段处理后通过三相分离器过滤进入到上层反应区中,完成反应后通过上层反应区的出水口排出,但是在出水过程中因为上层反应区内的产生的沼气扰动,使厌氧污泥上升随出水一同排出,容易造成厌氧污泥流失,使出水水质不稳定、处理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内循环厌氧膜反应器,它解决了目前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污泥流失率高、出水水质不稳定、处理效率降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内循环厌氧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旋流布水器、三相分离器、膜组件、脱气罐,所述壳体为封闭的空腔,所述三相分离器设置在壳体内部,将壳体内的空腔分隔为上层反应区和下层反应区,所述脱气罐设置在壳体外顶部,脱气罐顶部设置有排沼气口,脱气罐与三相分离器通过气提管连接,所述上层反应区设置有出水口,上层反应区与脱气罐通过沼气管连接,所述膜组件设置在上层反应区的上部,上层反应区内的混合液自然进入到膜组件中过滤,膜组件的出水端通过出水口与反应器外部连通,所述旋流布水器设置在下层反应区的底部,与脱气罐通过下降管连接,所述下层反应区底部设置有进水口与旋流布水器相连接。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膜组件为板框式膜组件。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三相分离器为多层倒三角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内循环厌氧膜反应器出水口设置膜组件,可以有效过滤出水中的厌氧污泥,降低厌氧污泥流失率,提高厌氧污泥污泥龄,使反应器内的浓度保持在稳定值,而长污泥龄的厌氧污泥具有稳定的COD分解效果,从而稳定出水水质、提高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壳体1,下层反应区2,三相分离器3,上层反应区4,脱气罐5,进水口21,旋流布水器22,出水口41,膜组件42,下降管51,气提管52,沼气管53,沼气排出口5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一种内循环厌氧膜反应器,它包括壳体1、旋流布水器22、三相分离器3、膜组件42、脱气罐5,壳体1为封闭的空腔,三相分离器3设置在壳体1内部,将壳体1内的空腔分隔为上层反应区4和下层反应区1,脱气罐5设置在壳体1外顶部,脱气罐5顶部设置有排沼气口54,脱气罐5与三相分离器3通过气提管52连接,上层反应区4设置有出水口41,上层反应区4与脱气罐5通过沼气管53连接,膜组件42设置在上层反应区4的上部,上层反应区4内的混合液自然进入到膜组件42中过滤,膜组件42的出水端通过出水口41与反应器外部连通,旋流布水器22设置在下层反应区2的底部,与脱气罐5通过下降管51连接,下层反应区2底部设置有进水口21与旋流布水器22相连接。
膜组件42为板框式膜组件。
三相分离器3为多层倒三角结构。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碧州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碧州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33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