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皮下注射腹部定位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3032.0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3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杰;严金川;姜姣姣;吴蓓蓓;刘君;徐芳;赵小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42 | 分类号: | A61M5/4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万婧 |
地址: | 2120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下注射 腹部 定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下注射腹部定位卡。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临床上同时使用达肝素和胰岛素情况非常多见,尤其是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一周内。相关药物注射指南中提及,每次注射点都应间隔至少1cm,避免重复组织损伤、皮下脂肪硬结等不良反应。由于患者需在腹部同时注射两种药物,注射次数多,注射部位容易混淆。现有定位卡存在部位指向不明确不清晰等诸多弊端,治疗卡使用程序繁琐,护士手写易出现笔误、丢卡漏打;普通定位卡携带不方便,使用后需消毒处理易丢失;操作者每天注射几十位患者,部位不清,责任不明,患者投诉漏打,查找责任困难等,且对于需要同时注射达肝素和胰岛素的患者显然不能满足其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皮下注射腹部定位卡,该定位卡部位指向明确,且能满足既要打达肝素又要注射胰岛素患者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皮下注射腹部定位卡,包括第一卡体和第二卡体;第一卡体的右侧上设有第一重叠区,所述第二卡体的左侧上设有第二重叠区,所述第一重叠区和第二重叠区大小相等,所述第一重叠区和第二重叠区可重叠、且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重叠区和第二重叠区上分别设有刻度,且设有多个大小一致的中间脐孔;
所述第一卡体和第二卡体上分别设有多个达肝素注射圈、胰岛素注射圈和备选圈;
所述达肝素注射圈、胰岛素注射圈和备选圈上设有圈内标识区,圈内标识区通过环形预切割线与卡体连接;
所述达肝素注射圈、胰岛素注射圈和备选圈上的圈内标识区用不同颜色区分;
每个所述达肝素注射圈、胰岛素注射圈和备选圈的外围均设有相连的圈外标识区,圈外标识区上涂有易刮油墨,且易刮油墨上下均设有与所述达肝素注射圈、胰岛素注射圈和备选圈的圈内标识区相同的标识和颜色。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重叠区和第二重叠区通过订书钉或者双面胶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卡体和第二卡体为防水材质。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重叠区上还设有信息登记区,信息登记区包括病人信息区、病人腹部信息显示区和操作方法显示区。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重叠区的背面设有爱心提示区,爱心提示区包括注射后的注意事项。
上述方案中,所述达肝素注射圈有10个,且达肝素注射圈上的圈内标识区和圈外标识区的标号分别1~10;
所述胰岛素注射圈有20个,且胰岛素注射圈上的圈内标识区和圈外标识区的标号分别11~30;
所述备选圈有6个,且备选圈上的圈内标识区和圈外标识区的标号分别31~36。
上述方案中,所述达肝素注射圈、胰岛素注射圈和备选圈相邻的间隔至少1.5cm。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卡体和第二卡体均为大小相等的心形。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卡体和第二卡体的横向长度为24CM,纵向心尖到心凹处为2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定位卡部位指向明确,且能满足既要打达肝素又要注射胰岛素患者的需求,且治疗卡使用程序简单,不用手写,不容易出现笔误、丢卡漏打的情况;且第一重叠区和第二重叠区可重叠、且可拆卸连接,使定位卡可以根据患者的腹围进行调节,适合不同腹围的患者使用,该定位卡携带方便,由于是防水材质,酒精擦拭消毒,能给同一人反复使用的;信息登记区包括病人的姓名床位、腹围信息,方便操作者核对病人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皮下注射腹部定位卡重叠状态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皮下注射腹部定位卡非重叠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皮下注射腹部定位卡拉伸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皮下注射腹部定位卡重叠状态的背面示意图。
图中:1、第一卡体;2、第二卡体;3、达肝素注射圈;4、胰岛素注射圈;5、备选圈;6、第一重叠区;7、第二重叠区;8、第一中间脐孔;9、第二中间脐孔;10、第三中间脐孔;11、圈内标识区;12、圈外标识区;13、信息登记区;14、爱心提示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未经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30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废弃针头回纳收集器
- 下一篇:一种儿童输液暖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