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清洁水龙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2360.9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0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谢亮;盛赟;孙观;董菁琳;金才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K31/60 | 分类号: | F16K31/60;F16K1/32;F16K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洁 水龙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流装置和把手造型,具体是一种能自清洁的水龙头。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纯机械式水龙头大都缺少自清洁功能或是功能不完善,这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多不便。特别是在公共场合,接触水龙头把手的人员过多、过杂,加大了接触把手时交叉感染的可能。而这款自清洁水龙头通过一个阻流块,使水在导轨形成水量差.同时改进把手的结构,当使用者用手完全打开水龙头时,水沿着导轨流出;使用完毕后关闭水龙头,当处于临关闭状态时,水流会冲刷把手底部;当处于完全关闭时,由于水量差而储存在导轨内的剩余水流会从把手顶部流出,从而将其冲刷干净.整个过程不仅减少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还没有浪费额外的水资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纯机械式水龙头不具备或不完善自清洁功能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清洁水龙头,该水龙头在造型上创新,更加洁净卫生,可以做到完全自清洁,避免后一个使用者因接触未清洁过的水龙头把手而造成的交叉感染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清洁水龙头,包括主体、导轨、把手、阀芯、阀芯固定结构、上盖、下缸体、阻流块、出水口、出水管、进水管、蓄水腔.当水龙头把手被打开时,水流流通。水流流经:进水管-阀芯-出水口-出水管-蓄水腔-阻流块-导轨,流过导轨可出水洗手.由于导轨中部设置了一个阻流块,只有上下两个空隙可出水,因此蓄水腔的进水量大于出水量,蓄水腔会被充满水。当把手处于临关闭状态时,水流会冲刷把手底部;当处于完全关闭时,蓄水腔内的水流会沿着导轨从把手顶部流出,并将其冲刷干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水龙头把手造型创新,并设置在出水口处,可利用最后流出的水清洁水龙头把手,避免后一个使用者接触到不干净的水龙头,有效解决了卫生隐患;
2、阻流块结构简单,纯机械结构,操作控制方便,成本低,适用于家庭及公共环境;
3、不需要使用其他方式再次冲刷水龙头,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清洁水龙头的结构示意图;
1.下缸体 2.出水口 3.阀芯 4.主体 5.上盖 6.导轨
7.阻流块 8.蓄水腔 9.阀芯固定结构 10.出水管 11.进水管 12.把手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水龙头把手的顶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水龙头把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水龙头把手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水龙头把手临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水龙头把手完全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爆炸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手持水龙头把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进水管(11)与阀芯(3)相通,阀芯(3)与出水口(2)相通,出水管(10)与蓄水腔(8)相通,水流从进水管(11)进入,按次序流经阀芯(3)、出水口(2)、出水管(10)、蓄水腔(8).当水流流到阻流块(7)时,由于阻流块(7)的阻流作用,蓄水腔(8)的进水量大于出水量,因此刚开始从导轨(6)流出的水流较小,部分水会聚集在蓄水腔(8)中.直到蓄水腔(8)的水满后,水流正常流通 至导轨(6)。
在图4、图5、图6所示实施例中,使用者用手抬起把手前端12,可以打开水龙头把手至图4状态,使水流流出进行洗手过程。使用完毕后,将把手(12)手柄按下,可以关闭水龙头,首先至图5状态,水流将冲洗把手(12)手柄底部,最后至图6完全关闭的状态,储存在蓄水腔内的水流出并冲洗把手(12)手柄顶部。从而达到自清洁的作用,避免后一个人使用时接触到细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23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电子膨胀阀驱动设备
- 下一篇:一种深井阀门操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