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页岩气实验展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2359.6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5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刘雨乔;吕奇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40 | 分类号: | G09B2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页岩 实验 展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展示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页岩气实验展示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页岩气是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夹层中,以吸附和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规天然气,成分以甲烷为主。页岩气的形成和富集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往往分布在盆地内厚度较大、分布广的页岩氢源岩地层中,页岩气很早就已经被人们所认知,但采集比传统的天然气困难,虽然资源能源日益匮乏,作为传统天然气的有益补充,人们逐渐意识到页岩气的重要性。
在页岩气的勘探开发中,在岩心取出地面后,首先要对岩心进行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岩心含气实验,常规的实验方法就是将岩心放置在水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从岩心中冒出,从而判断岩石中是否含有气体,这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广泛应用于页岩气勘探及教学实验过程中。
然而传统的岩心含气实验中,都是虽然使用一种盛水容器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不仅需要反复更换容器中的水,而且在放入岩心过程中由于需要工作人员手持岩心放入,会导致水面发生剧烈波动,导致观察效果不理想,存在一定的误差,另外通过水压排除的气体由于没有专门设备进行收集,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不利于进行接下来针对页岩气含量的检测试验,现如今有一些专门用于岩心含气实验检测装置,但是这些装置都需要打开后放入岩心,不仅影响观察,而且会导致装置内反复混入其他气体,需要反复抽空,给实验检测及展示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页岩气实验展示装置,通过本实用新型,不仅可实现岩心的快速平稳放入,在不造成水面波动的情况下极大的方便了人们进行气泡观察,而且还可对排出进行收集,为页岩气含量的检测提供了条件。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页岩气实验展示装置,包括实验罐和支腿,所述实验罐为透明钢化玻璃材质,在所述实验罐上部设有密封盖,在所述密封盖底部设有密封橡胶,在所述密封盖上分别设有出气孔和气泵,所述气泵与出气孔相连接,在所述实验罐一侧上部设有进水口,在所述实验罐另一侧设有开口,在所述开口处设有与所述开口相适配的放置槽,在所述放置槽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大于开口面积的外挡板和内挡板,所述外挡板和内挡板密封性较好的橡胶材质,在所述实验罐底部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为倒梯形结构,在所述排水孔底部设有与所述排水孔螺纹连接的孔盖,在所述实验罐底部设有支腿。
所述的页岩气实验展示装置,在所述外挡板表面设有把手。
所述的页岩气实验展示装置,在所述放置槽与开口的边缘处均设有密封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页岩气实验展示装置,通过透明钢化玻璃材质的实验罐,可方便进行实验的观察和展示;通过设置出气孔和气泵,可对岩心排出的气体进行收集,方便进行页岩气含量检测试验;通过设置进水口和倒梯形结构的排水孔,不仅可对实验罐内已经污浊的水进行更换,而且通过倒梯形结构的排水孔可大大提高对实验罐底部的污物进行排出;通过设置开口和放置槽,使得工作人员可实验罐侧面放入岩心,不仅可有效避免造成水表面波动,影响观察效果,而且无需反复开启实验罐,有效防止了外部空气二次进行实验罐内,无需反复抽取空气;通过设置内外挡板,不仅可有效对开口处进行密封,而且对放置槽进行了稳固的支撑;本实用新型不仅可实现岩心的快速平稳放入,在不造成水面波动的情况下极大的方便了人们进行气泡观察,而且还可对排出进行收集,为页岩气含量的检测提供了条件,方便了进行实验的操作和展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泵,2.密封盖,3.搭扣,4.密封橡胶,5.出气孔,6.进水口,7.把手,8.外挡板,9.放置槽,10.开口,11.内挡板,12.实验罐,13.排水孔,14.孔盖,15.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23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热转换壁暖器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气暖的太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