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翻盘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1977.9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7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关炽尧;林朗;程坤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创新发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7/24 | 分类号: | B21C47/24;B65G47/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34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翻盘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线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翻盘机。
背景技术
在细铜线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粗制的铜线经大拉、中拉和小拉逐渐减小其直径。中拉铜线满盘后,每盘线重达200-300公斤,送至小拉使用时,需要将线盘翻转平放,劳动强度非常大,使用人力无法完成,需要人力用棍棒将铁盘撬起辅助翻盘,效率低,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可能会损伤铜线,造成废品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翻盘机,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自动翻盘机,包括托盘座、第一托盘、链条、动力齿轮和电机,托盘座为圆弧形,第一托盘固定于托盘座内侧,链条固定于托盘座的外侧,动力齿轮与链条啮合,电机与动力齿轮连接并可带动动力齿轮转动。实现了铜线盘的自动翻转,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机带动动力齿轮转动可使与动力齿轮啮合的链条移动,从而带动托盘座转动,使第一托盘从水平状态转动到竖直状态,可将置于第一托盘上的铜线盘转动90度。电机反转则可带动托盘座转动,使第一托盘从竖直状态转动到水平状态以实现接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托盘设有第一限位条。由此,可对放置于第一托盘上的铜线盘进行限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自动翻盘机还包括第二托盘,第二托盘固定于托盘座内侧,第二托盘与第一托盘垂直。由此,第二托盘也可对铜线盘进行翻盘,可实现双向出料,提高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托盘设有第二限位条。由此,可对放置于第二托盘上的铜线盘进行限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自动翻盘机还包括限位滚轮,托盘座的外侧设有限位凸缘,限位滚轮位置固定并与限位凸缘配合。由此,限位滚轮对托盘座起限位作用,确保托盘座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限位凸缘设为两条并分别位于链条两边,限位滚轮设置为四个并环绕动力齿轮。由此,四个限位滚轮对应配合两条限位凸缘并对称设置于动力齿轮周围,可使托盘座在转动过程中受力均匀,移动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自动翻盘机还包括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和传动皮带,第一传动轮与动力齿轮固定连接,第二传动轮与电机的自由端固定连接,传动皮带套装于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外。由此,传动装置可使电机传动到的动力齿轮的转速降低,提高动力齿轮的传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自动翻盘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自动翻盘机的翻转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自动翻盘机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自动翻盘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自动翻盘机。
参照图1~图4,自动翻盘机包括托盘座1、第一托盘2、链条3、动力齿轮4、电机5、第二托盘6、限位滚轮7和传动装置8。
托盘座1为圆弧形,第一托盘2和第二托盘6固定于托盘座1内侧,第二托盘6与第一托盘2垂直连接。第一托盘2和第二托盘6之间还设有侧板9,侧板9与第一托盘2和第二托盘6垂直连接。侧板9可限制铜线盘的进入位置。第一托盘2设有第一限位条21,可将放入第一托盘2的铜线盘限位于第一限位条21和第二托盘6之间。第二托盘6设有第二限位条61,可将放入第二托盘6的铜线盘限位于第二限位条61和第一托盘2之间。
链条3固定于托盘座1的外侧,动力齿轮4与链条3啮合,电机5与动力齿轮4通过传动装置8连接并可带动动力齿轮4转动。可设置机械开关,当第一托盘2和第二托盘6翻转90度时停止转动。
托盘座1的外侧设有沿弧形方向的限位凸缘11,限位滚轮7可采用固定托座固定位置,限位滚轮7与限位凸缘11相配合。当托盘座1转动时,限位滚轮7沿限位凸缘11滚动。
限位凸缘11设为两条并分别位于链条3两边,限位滚轮7设置为四个并环绕动力齿轮4,其中两个限位滚轮7与一条限位凸缘11配合,另外两个限位滚轮7与另一条限位凸缘11配合。可对托盘座1的下侧形成四个点的限位,确保托盘座1平衡运行。
传动装置8包括第一传动轮81、第二传动轮82和传动皮带83,第一传动轮81的中心与动力齿轮4的中心固定连接,第二传动轮82的中心与电机5的自由端固定连接,传动皮带83套装于第一传动轮81和第二传动轮82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创新发铜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创新发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19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