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于安装的光纤耦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1971.1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3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邱忠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紫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易于 安装 光纤 耦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耦合器,特别涉及一种易于安装的光纤耦合器。
背景技术
光纤耦合器(Coupler),又称分歧器(Splitter),是将光讯号从一条光纤中分至多条光纤中的元件,属于光被动元件领域,在电信网路、有线电视网路、用户回路系统、区域网路中都会应用到,与光纤连接器分列被动元件中使用最大项的。
耦合器可分标准耦合器、直连式耦合器、星状/树状耦合器以及波长多工器等,其制作方式则有烧结(Fuse)、微光学式(Micro Optics)、光波导式(Wave Guide)三种,而目前以烧结式方法生产占多数(约有90%)。目前,大多数耦合器均采取旋钮方式进行连接,使用时不易安装拆卸且容易受地域限制(无法旋转转动)是使耦合器使用不方便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如何在设计耦合器的时候解决易于安装拆卸的问题,成为有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易于安装的光纤耦合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易于安装的光纤耦合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含有光纤插座和检测模块,所述光纤插座包含有插座A和插座B,所述插座A和插座B之间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垫块容纳腔,所述插座A的一侧设置有耦合端口,所述插座B的一侧设置有输入端口,所述输入端口的一侧设置有输出端口,所述检测模块位于垫块容纳腔的一侧,所述插座A和插座B的端口处均设置有铜片卡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座B的端部设置有卡簧按钮,所述卡簧按钮与所述铜片卡簧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铜片卡簧的一侧设置有圆柱形基座通孔,所述圆柱形基座通孔与所述检测模块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入端口和所述输出端口之间设置有分隔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为整体封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光纤插座、铜片卡簧和按钮卡簧,使用时可通过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和耦合端口直接接入光纤插头由铜片卡簧卡扣固定连接,连接结构简单紧固且整体结构紧凑,方便使用易于安装和拆卸,实用性高、可靠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1、外壳;2、光纤插座;3、检测模块;4、插座A;5、插座B;6、分隔板;7、垫块容纳腔;8、耦合端口;9、输入端口;10、输出端口;11、铜片卡簧;12、卡簧按钮;13、圆柱形基座通孔;14、分隔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于安装的光纤耦合器,包括外壳1,外壳1包含有光纤插座2和检测模块3,光纤插座2包含有插座A4和插座B5,插座A4和插座B5之间设置有分隔板6,分隔板6的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垫块容纳腔7,插座A4的一侧设置有耦合端口8,插座B5的一侧设置有输入端口9,输入端口9的一侧设置有输出端口10,检测模块3位于垫块容纳腔7的一侧,插座A4和插座B5的端口处均设置有铜片卡簧11。
进一步的,插座B5的端部设置有卡簧按钮12,卡簧按钮12与铜片卡簧11传动连接,当光纤插头接入时卡簧按钮12向上弹起,铜片卡簧向下挤压形成卡扣锁住光纤插头,当点按卡簧按钮12时,铜片卡簧11会向上松开,从而松开卡扣锁住的光纤插头。
铜片卡簧11的一侧设置有圆柱形基座通孔13,圆柱形基座通孔13与检测模块3固定连接,连接简单,设计合理,方便光纤的接入。
输入端口9和输出端口10之间设置有分隔条14,输入端口9和输出端口10互不干扰,利于耦合器的耦合,方便使用者检修和使用。
外壳1为整体封装,防水防潮放灰,有利于延长耦合器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紫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紫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19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轨式海绵平切机
- 下一篇:起流动引导作用的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