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随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1942.5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0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周升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晟邦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B62H5/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企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37 | 代理人: | 杨立铭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随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别涉及一种能作为区域性和辅助性代步工具的智能随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道路拥堵也越来越频繁,开车上下班也变得越来越常见。据调查我们发现67%人住所离公司不到8公里,然而44%的人5公里内,12%人的在两公里内开车,甚至还有7%的人在一公里内开车。另外70%的情况一辆汽车当中只载一人在行驶。汽车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这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能源浪费,气候恶化,城市污染,城市建设难度等等方面造成了很多负面问题。
汽车作为目前最为主要的代步工具,而传统其他代步工具如: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非机动车等相关产品在使用便捷,安全性,适应性方面又存在着不足。现有电动自行车的最大缺点是重量沉体积大,多数不具备折叠功能,就算可以折叠也因为其体积和重量的关系,手动进行折叠是一项很艰难的事;而且电动自行车容易被盗,没有可靠防盗方法也是其一大弊端;由于电动自行车的体积与重量关系,不能或者不易折叠,使其只能停放在室外,无人看守也导致了电动自行车容易被盗。现有的折叠自行车相比“智能随行车”最明显的问题有三个,不是电动行驶,需要人力;不是自动折叠,需要动手负责操作;不智能,不能和当下的互联网与智能操作联系起来。
为此我们需要设计一款能作为区域性和辅助性代步工具的智能随行车,以减少城市交通压力,绿色出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作为区域性和辅助性代步工具的智能随行车,旨在减少城市交通压力,绿色出行。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随行车,包括握把、车头架、前叉、车身架、车座架、后轮架、前轮、后轮、坐垫、前轮罩、侧板以及脚踏板,所述握把、车头架、前叉、车身架、车座架、后轮架均为钛合金制成;所述握把包括左手握把和右手握把,所述左手握把和右手握把通过第一枢接结构对称枢接在车头架上端的左右两侧,所述左手握把和右手握把可通过向下转动折叠至所述车头架的两侧,与所述车头架的两侧贴合;
所述车头架的下端通过第二枢接结构枢接在所述前叉的上端,所述车身架的前端通过第三枢接结构枢接在所述前叉的上端,所述后轮架的前端通过第四枢接结构枢接在所述车身架的后端,所述车座架的下端通过第五枢接结构枢接在所述车身架上,所述前轮通过第六枢接结构枢接在所述前叉的下端,所述后轮设有两个,两所述后轮分别通过第七枢接结构对称枢接在所述后轮架的后端两侧,形成抱环式自动折叠机构;
所述前轮罩呈弧形,固定在所述前叉下端的叉口内,罩设在前轮上方;两所述侧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前轮罩内的相对两侧面上,分别遮盖在所述前轮的两侧,所述脚踏板安装在两侧的所述侧板上;所述车身架呈弧形设置,可贴合在所述前轮的圆周上;所述后轮架呈弧形设置,可贴合在所述前轮的圆周上;所述车座架呈弧形设置,可贴合在所述车身架上;
所述车头架可通过向下转动折叠至所述前轮的前上方;所述车座架可通过向下折叠转动至与所述车身架贴合;所述车身架可通过向下转动折叠至所述前轮的后方,贴合在所述前轮的圆周上;所述后轮架可通过向下转动折叠至所述所述前轮的下方,贴合在所述前轮的圆周上,两所述后轮置于所述前轮两侧;
所述第一、二、三、四、五枢接结构均为电动枢接结构,包括枢接座、枢接轴和折叠驱动电机,所述枢接轴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枢接座上,所述折叠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枢接轴转动;
所述第六枢接结构为电动枢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前叉下端的第六枢接座、安装在所述第六枢接座上的第六枢接轴和车轮驱动电机,所述第六枢接轴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第六枢接座上,所述车轮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前轮转动;
在所述车身架内设置有与所述折叠驱动电机和所述车轮驱动电机电气连接的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车身自动展开或折叠的指纹识别开关模块和驱车开关模块,所述指纹识别开关模块、驱车开关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气连接,在车主通过所述指纹识别开关模块验证身份正确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车身自动展开或折叠;在车主开启所述驱车开关模块的驱车开关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车轮自动转动。
优选地,在所述车身架上设有提手部位,所述指纹识别开关模块的指纹识别开关面板设置在所述提手部位上端面上。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内置有GPS定位模块和可与手机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
优选地,所述驱车开关设置在所述右手握把上。
优选地,所述前轮罩呈半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随行车的有益效果为:
本智能随行车的整体车身采用钛合金材料,结构紧凑设计,保证了产品轻量化、小体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晟邦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晟邦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19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及其油箱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行车车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