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科定向导向复位钳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1920.9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8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建华 |
主分类号: | A61B17/92 | 分类号: | A61B17/92;A61B17/90;A61B17/88;A61B17/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神州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24 | 代理人: | 周松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科 定向 导向 复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骨科手术的工具。
背景技术
骨科,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骨科手术则是针对人体骨骼创伤进行恢复或治疗的物理方法。
由此,针对骨科的特点,手术工具有多种多样,然而多数是以手术钳、骨锯、牵引装置为主。这些工具通常是行对骨骼进行纠正、切除等。特别是对于胫骨,人们通常结合X光片或CT片,进行正骨和切除等手术。如专利申请201510216278.7公开了一种骨科外科手术用医疗器械胫骨接骨板,包括接骨板本体,接骨板本体呈“Y”型,所述接骨板本体具有一与胫骨表面接触的贴附面,和与贴附面相对的接骨板本体安装面,所述接骨板开有安装通孔,贴附面表面为氮化钛系陶瓷材料层,安装面表面为氧化钛系陶瓷材料层,对该成分的钛合金进行酸洗及钝化的表面处理工序,避免出现任何表面黑点等问题,使获得表面整洁;特定的酸洗液和钝化液的组成,这些化学药剂的使用,大大节约了表面处理的周期,对表面处理的效果十分优异。
然而,很多情况下,需要通过钢板螺钉固定,可以矫正骨折的错位畸形,对于螺钉的置入部位、螺钉的长度,均要依据医生的经验,这对于手术来说,增加了难度和不确定性,增加了术中透视的次数,对医患双方均造成了伤害。
由此,迫切需要一种工具,能辅助性地确定螺钉置入的准确位置及长度,减少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医患双方术中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定向导向复位钳,该复位钳不仅能准确确定螺钉置入的位置,测量所需螺钉的长度,还可以通过套筒拧入螺钉,真正做到骨折的复位、螺钉的测量、置钉一步完成,一气呵成,减少手术步骤,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满足骨骼手术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临床应用是提供一种骨科定向导向器的作用,在进行体表骨牵引置入克氏针的操作中发挥导向作用,且构造简单,易于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骨科定向导向复位钳,包括手柄、复位臂及定位头,所述复位臂包括有对称的两个,两个复位臂的中间部位通过轴铰接在一起,呈8字形结构,所述复位臂的下部外侧固定有手柄,以便于手持;所述复位臂的顶部设置有定位头,以便于人们对骨骼的创伤部位进行快速定位。
所述手柄,呈弧形结构,其两端固定在复位臂上,手柄弯成一个弧形,以便于人们手持。
所述复位臂,其轴为销钉,以将两个复位臂结合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复位臂具有上部及下部,上部和下部以轴为基准进行区分,所述上部位于轴以上,所述下部位于轴以下,且上部和下部等高,所述上部和下部均为弧形,且所述上部的弧形大于下部的弧形,以便于定位头能够具有足够的空间发挥作用,且便于对骨骼进行定位导向和固定处理。
所述定位头,包括尖部和套筒部两部分,所述尖部和套筒部分布设置于两个复位臂的顶端,且尖部和套筒部对应。
更进一步,所述套筒部为空心筒状,水平设置,其底部固定于复位臂的顶端,水平伸出,套筒部的一端对准尖部,另一端延伸并向外伸出,以便于将螺钉或者克氏针通过改套筒部进行拧入。
更进一步,所述复位钳,还包括有卡尺,所述卡尺设置于复位臂的底部,且有数字标识设置于卡尺上,所述卡尺与所述套筒部平行设置,通过卡尺可以测量出复位臂张开的距离,以得到钢钉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所实现的骨科定向导向复位钳,通过结构的设计,能够有效地结合现有螺钉的结构,对需要置入螺钉的部位进行定位和导向,同时便于螺钉的顺利钉入,便于手术的实施,能够一次性地对螺钉进行定位、测量长度、置入等手术操作步骤,提高了手术的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实现的骨科定向导向复位钳,图中所示,其包括手柄1、复位臂2及尖部3、套筒部4,其中,复位臂2包括有对称的两个,两个复位臂2的中间部位通过轴5铰接在一起,这样,两个复位臂2形成8字形结构;同时,两个复位臂2的下部外侧均固定有手柄1,以便于医生手持,进行手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建华,未经赵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19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