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型分火盖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1621.5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0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年代集成厨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84 | 分类号: | F23D14/8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启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403 | 代理人: | 方启荣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型分火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灶用的分火盖,尤其涉及一种薄型的分火盖。
背景技术
名为“一种高效燃烧器用的分火器火盖”,授权公告号为CN 205480993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分火器火盖。这样的分火盖是为了火焰能够集中在锅具底部燃烧,不会浪费火焰的热量,避免炉体发黑现象。
经过实践验证,这样的分火盖虽然效果有提升,但在需要大火力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气浪噪声也会比较大,以致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此需要对现有的分火盖进行进一步的改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型分火盖,目的是在大火力的情形下,火焰在集中燃烧的同时噪声能被有效压制。
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薄型分火盖,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叠置在一起,两者之间形成有扁平的扩散空间;特别地,所述上盖的外轮廓为圆形,所述下盖的外轮廓也为圆形;在上盖上制有若干与所述扩散空间相通的导焰槽;所述导焰槽的走向是从上盖的边缘指向上盖的内部;所述上盖/下盖的外边缘还制有至少30个向所述下盖/上盖弯曲的齿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气体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气体从齿牙之间的空隙释放之前,部分混合气体将先从导焰槽泄压,这样就能有效降低燃烧时的噪声。而且导焰槽出的火焰能对锅的中央进行加热,为锅的中部提供一定的热力。
作为改进,所述上盖最好还设有若干定距柱。
所述扩散空间的高度优选在:2mm至4mm之间。
所述导焰槽的宽度优选在0.5mm至1.5mm之间。
所述导焰槽的长度优选在0.8mm至2.5mm之间
应当说明的是,所述齿牙之间的间隙可以是等宽度的,也可以是不等宽度的。
本实用新型的薄型分火盖具有以下优点:可以有效降低大火力时的噪音,维持火力的高利用率,为锅的中部提供一定的热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盖;2-下盖;3-扩散空间;4-定距柱;5-导焰槽;6-齿牙;1’-上盖;2’-下盖;6’-齿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薄型分火盖包括:上盖1和下盖2。上盖1和下盖2叠置在一起。两者之间形成有扁平的扩散空间3。
其中,上盖1的外轮廓为圆形,下盖2的外轮廓也为圆形。在上盖1上设有4根定距柱4。在上盖1上还制有12道与扩散空间3相通的导焰槽5,导焰槽5的走向是从上盖1的边缘指向上盖1的内部的。本实施例中,12道导焰槽5被分为4组,该4组导焰槽分布在上盖1的周向。
在下盖2的外边缘还制有42个向上盖1弯曲的齿牙6。这些齿牙6是用来产生焰朵之用的,令火焰分布均匀。
实施例2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上盖1’的外边缘还制有42个向下盖2’弯曲的齿牙6’。
本说明书列举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思路下所做的等同技术变换,均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年代集成厨电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年代集成厨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16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背压炉膛、高温燃气燃烧器
- 下一篇:农村生活垃圾间接加热法碳化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