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寿命高压离子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0130.9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2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郑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丽君 |
主分类号: | H01T23/00 | 分类号: | H01T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寿命 高压 离子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寿命高压离子发生器,属于高压离子发生器领域。
背景技术
高压离子发生器一般包括镂空的壳体,以及高压正负电极,为了在高压正负电极之间形成高压,防止击穿,需要在高压正负电极之间加上绝缘陶瓷。目前,高压离子发生器使用过程当中,由于受环境影响,例如,高压离子发生器处于雾霾、高湿、灰尘多的环境中,高压电极上会附着一层潮湿的灰尘,这将会引起高压部分的电压和电流发生突变,会影响高压离子发生器的寿命。这也是生产高压离子发生器单位所讲的“积灰”让高压离子发生器失效。一般来说,以目前的技术,高压离子发生器的寿命最多只能做到一到两年。环境湿度大,灰尘更容易附着,“积灰”现象更明显;此外潮湿的附着灰尘会导致高压离子发生器失效,而干燥的附着灰尘,则不会让高压离子发生器完全失效。防止潮湿的灰尘附着在高压电极上,以及对附着的灰尘进行干燥,是延长高压离子发生器寿命的主要方式。现在提出一种通过增加加热装置,以及控制环境温湿度的方法,来减少“积灰”现象,从而延长高压离子发生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长寿命高压离子发生器,它解决了目前高压离子发生器长时间使用产生“积灰”现象,导致高压离子发生器失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长寿命高压离子发生器,它包括高压离子发生器和加热装置,所述高压离子发生器包括镂空的壳体,以及壳体内部的高压正负电极,高压正负电极之间设有绝缘陶瓷,所述加热装置安装在高压离子发生器的内部或外部。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加热装置为网状加热罩,网状加热罩半包裹或者全包裹在高压离子发生器的壳体外部。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加热装置为发热绝缘陶瓷,发热绝缘陶瓷设在高压正负电极之间。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高压正负电极为两个筒状的电极,内筒和外筒同轴线设置,内外筒之间设有绝缘陶瓷,所述加热装置设在内筒空腔内。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热吹风装置,电热吹风装置设在高压离子发生器的壳体内部或外部。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网状加热罩采用发热电阻丝编织而成,发热电阻丝接低压电源。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发热绝缘陶瓷采用在绝缘陶瓷内部设置空腔,在空腔内放置发热电阻丝,发热电阻丝接低压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高压离子发生器上设置加热装置,提高壳体内部温度,降低湿度,让灰尘不易附着在高压正负电极上,并使已附着的灰尘保持干燥,不导电,延长高压离子发生器的使用寿命;采用网状加热罩包裹壳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采用发热绝缘陶瓷,不影响高压离子发生器结构,发热效果好;在筒状电极空腔内设置加热装置,安装方便,发热效果好,成本低;采用电热吹风装置加热,不仅能够加热干燥,防止灰尘附着,还能够吹走干燥的灰尘,大大延长高压离子发生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高压离子发生器半包裹网状加热罩结构示意图;
图2为高压离子发生器全包裹网状加热罩结构示意图;
图3为高压离子发生器内部替换发热绝缘陶瓷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发热绝缘陶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高压离子发生器内部加装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高压离子发生器加装电热吹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高压离子发生器1,壳体11,高压正负电极12,绝缘陶瓷13,加热装置2,网状加热罩21,发热绝缘陶瓷22,电热吹风装置2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6所示,一种长寿命高压离子发生器,它包括高压离子发生器1和加热装置2,高压离子发生器1包括镂空的壳体11,以及壳体11内部的高压正负电极12,高压正负电极12之间设有绝缘陶瓷13,加热装置2安装在高压离子发生器1的内部或外部。
加热装置2为网状加热罩21,网状加热罩21半包裹或者全包裹在高压离子发生器1的壳体11外部。
加热装置2为发热绝缘陶瓷22,发热绝缘陶瓷22设在高压正负电极12之间。
高压正负电极12为两个筒状的电极,内筒和外筒同轴线设置,内外筒之间设有绝缘陶瓷13,加热装置2设在内筒空腔内。
加热装置2为电热吹风装置23,电热吹风装置23设在高压离子发生器1的壳体11内部或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丽君,未经郑丽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01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配线柜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改进结构的伺服电机转子压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