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内科用雾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9640.9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1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邢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记华 |
主分类号: | A61M15/00 | 分类号: | A61M15/00;A61M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013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内科 雾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中医内科用雾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中医治疗的过程中,中药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但是,中药的强烈刺激的味道使得大多数患者难以接受,除非一些必须进行服用治疗的患者,而为了增加治疗的效果,比如感冒、咳嗽、哮喘、咽喉肿痛、咽炎、鼻炎、支气管炎、尘肺等疾病,患者可用鼻吸的方式,吸入雾化气体,直接进入肺部并进入血夜循环,提高了药物的有效利用率,避免在经过肠道吸收导致见效慢的弊端,从而实现无痛苦且迅速的治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医内科用雾化器,它既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又易吸收,安全无痛苦,有效避免打针吃药等化学药物对人体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雾化器,包括筒状壳体1,其结构特点是筒状壳体1上窄下宽,筒状壳体1的底端固定有加热装置,筒状壳体1的底部表面设有开关键5,筒状壳体1的底部一侧设有电源线6,筒状壳体1的内底面设有超声波陶瓷片4,筒状壳体1的上端设有扇形雾化罩2,扇形雾化罩2的底面设有多个通气孔7,通气孔7的上面设有口鼻罩3。
其结构特点是筒状壳体1的内表面设有水位标志线,可以显示盛水的最大限位量,在扇形雾化罩2的底面的通气孔7上放置配置好的中药包。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2、易吸收,通过雾化结合药力热力,增强和促进肺部对药物的吸收。3、安全无痛苦,避免打针、吃药等激素、化学药物对肝脏器官的伤害,采用纯本草中药的自然疗法,安全无副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中医内科用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中扇形雾化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中口鼻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状壳体,2-扇形雾化罩,3-口鼻罩,4-超声波陶瓷片,5-开关键,6-电源线,7-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3,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的一种中医内科用雾化器的具体细节进行详述。一种中医内科用雾化器,包括筒状壳体1,筒状壳体1上窄下宽,筒状壳体1的底端固定有加热装置,筒状壳体1的底部表面设有开关键5,筒状壳体1的底部一侧设有电源线6,筒状壳体1的内底面设有超声波陶瓷片4,筒状壳体1的上端设有扇形雾化罩2,扇形雾化罩2的底面设有多个通气孔7,通气孔7的上面设有口鼻罩3。筒状壳体1的内表面设有水位标志线,可以显示盛水的最大限位量,在扇形雾化罩2的底面的通气孔7上放置配置好的中药包。使用时,在筒状壳体1的容器内倒入水,水位不超过水位线,将扇形雾化罩2扣合在筒状壳体1上,然后将口鼻罩3扣合在扇形雾化罩2内,最后将中药包放在口鼻罩3内的通气孔7上,接通电源线6,打开开关键5,水烧开产生的气体将中药包浸湿后经雾化后通过口鼻罩3吸入即可。当水用完时,电源自动断电,防止干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易吸收,通过雾化结合药力热力,增强和促进肺部对药物的吸收;安全无痛苦,避免打针、吃药等激素、化学药物对肝脏器官的伤害,采用纯本草中药的自然疗法,安全无副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记华,未经邢记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96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胸外科用喷药装置
- 下一篇:急诊室用人工呼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