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弯管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9516.2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6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平;张耀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恒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4 | 分类号: | B22C9/24;B22C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管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弯管模具。
背景技术
在铸造行业中,对弯管的铸造由于需要造出内部空心的结构,因此在导入铁水进行铸造时,通常需要加入型芯进行占位,且型芯在模腔内部必须为悬空安装,否则在倒入铁水时将破坏弯管结构,导致铸造失败。
传统的型芯放置需要在模具中部通过垫码承托型芯,而在铁水进入时会时铸造出的成件会留有垫码痕迹,影响铸造效果,严重时将使得成件缺陷,出现弯管破损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单弯管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单弯管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所述的模具本体包括上模具及下模具,所述的上模具与下模具经拼合后围成单弯管模腔,所述的单弯管模腔内部设有一型芯,所述的型芯的中部设置在所述单弯管模腔内,且并不接触单弯管模腔内壁,所述的型芯中部设有一方形支撑杆,所述的方形支撑杆利用所述的模具本体外壁支撑。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具及下模具外壁上均设置有支撑板,所述的方形支撑杆为“几”型结构,其一端延伸至支撑板的中部并由支撑板进行夹紧支撑。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具与下模具设置有2对相互对应的支撑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型芯内部加设一方形支撑杆,可替代传统通过垫码方式支撑型芯,可避免铁水注入时使铸造出的成件留有垫码痕迹,提高铸造效果。
另外,通过进一步将方形支撑杆设置为“几”字型结构,且在外部通过多对支撑板进行夹紧,由此可进一步巩固型芯的稳定性,且亦不因铁水注入或将模具已转至而出现型芯偏移或倒塌现象,提高成品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一种单弯管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1,所述的模具本体1包括上模具11及下模具12,所述的上模具11与下模具12经拼合后围成单弯管模腔2,所述的单弯管模腔2内部设有一型芯21,所述的型芯21的中部设置在所述单弯管模腔2内,且并不接触单弯管模腔2内壁,所述的型芯21中部设有一方形支撑杆22,所述的方形支撑杆22利用所述的模具本体1外壁支撑。
本实用新型在型芯内部加设一方形支撑杆,可替代传统通过垫码方式支撑型芯,可避免铁水注入时使铸造出的成件留有垫码痕迹,提高铸造效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具11及下模具12外壁上均设置有支撑板3,所述的方形支撑杆22为“几”型结构,其一端延伸至支撑板3的中部并由支撑板3进行夹紧支撑。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具11与下模具12设置有2对相互对应的支撑板3。
通过进一步将方形支撑杆设置为“几”字型结构,且在外部通过多对支撑板(3)进行夹紧,由此可进一步巩固型芯的稳定性,且亦不因铁水注入或将模具已转至而出现型芯偏移或倒塌现象,提高成品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恒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恒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95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生物医疗器件制造的模具
- 下一篇:一种拉出式射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