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下巷道浮石清理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8445.4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8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孙显腾;王爱东;宋爱东;董麦亭;禹朝群;韩瑞亮;连宏强;张占兵;吕志威;翟会超;杨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5/00 | 分类号: | B23B45/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08 | 代理人: | 刘伟 |
地址: | 06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巷道 浮石 清理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下巷道浮石清理工具,属于金属矿山井下巷道浮石清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属矿山井下巷道在掘进的过程中,在边帮和拱顶,容易遗留由爆破振动产生的浮石。浮石是井下的重大安全隐患之一,如果不及时有效的处理,浮石冒落会对工人造成重大人身伤害。
目前,对于巷道浮石,工人通常站在安全的地方,用撬棍、钢钎等工具将其撬下。由于工具自身的重量较大,处理的过程需要耗费较大的体力,并且对于断裂面尚有一定粘聚力的浮石,工人处理时会更加困难,耗时耗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井下巷道浮石清理工具,替代传统的撬棍和钢钎,能够很轻松、快捷的清理井下巷道浮石,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井下巷道浮石清理工具,包含杆体、连接板、电钻、钻头、螺栓、动力线路和方形孔,杆体和连接板固定连接,连接板上设有两个与电钻的把手相配合的方形孔,电钻的把手穿过方形孔与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电钻设有钻头,杆体内设有与动力线路相配合的线路孔,动力线路的一端与钻头连接,动力线路的另一端穿过杆体内的线路孔与电源连接。
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与螺栓相配合的螺栓支架,电钻的把手上设有与螺栓相配合的穿孔。
所述钻头为三角钻头。
采用本实用新型,开启电源开关,工人手持杆体,将钻头对准浮石与围岩的之间的裂隙,利用钻头的钻进、扩大作用,让浮石脱落,完成对浮石的清理,从而排除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替代传统的撬棍和钢钎,很轻松、快捷的清理井下巷道浮石,特别是清理断裂面尚有一定粘聚力的浮石,更加安全高效。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价格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杆体和连接板连接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杆体和连接板连接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杆体和连接板连接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螺栓示意图;
图中:杆体1、连接板2、电钻3、钻头4、螺栓5、动力线路6、开孔7、方形孔8、螺栓支架9、螺母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5,一种井下巷道浮石清理工具,包含杆体1、连接板2、电钻3、钻头4、螺栓5、动力线路6和方形孔8,杆体1和连接板2固定连接,连接板2上设有两个与电钻3的把手相配合的方形孔8,电钻3的把手穿过方形孔8与连接板2通过螺栓5固定连接,电钻3设有钻头4,杆体1内设有与动力线路6相配合的线路孔,动力线路6的一端与钻头4连接,动力线路6的另一端穿过杆体1内的线路孔与电源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杆体1使用的是铝合金管,长度为4000mm,截面尺寸为40×34mm(外径×内径),铝合金管的内腔供电钻的动力线路6穿过。连接板2由铝合金板制成,连接板2上有两个方形孔8和两对螺栓支架9。电钻3的前后两个把手分别插入连接板2上的两个方孔8中,然后用螺栓5和螺母10进行固定。
清理巷道浮石时,工人手持杆体1,将钻头4对准浮石与围岩的之间的裂隙,利用钻头4的钻进、扩大作用,让浮石脱落,从而排除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84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自动钻孔机
- 下一篇:一种冲击钻辅助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