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颗粒套装皮圈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198426.1 | 申请日: | 2017-03-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1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力;杨志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志力 |
| 主分类号: | B65B51/08 | 分类号: | B65B51/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1 | 代理人: | 姚宇吉 |
| 地址: | 311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 套装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套装皮圈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向颗粒鱼饵套装皮圈的装置。
背景技术
颗粒鱼饵是一种使用方便应用广泛的垂钓用饵,此种钓饵是由颗粒饵料3和套在其上的皮圈1组成。现有的颗粒鱼饵的生产过程如下:
S1:首先由乳胶管经切管机或剪刀剪切成皮圈1;
S2:如图1所述,将颗粒3插入圆锥状的手工套装皮圈装置2的外径较大的一端的凹槽内,皮圈1经手工套装皮圈装置2的一端推拨至另一端套在颗粒3上,再将套好的产品取出。
主要缺陷在于:将皮圈套在颗粒上的生产过程是借助工具手工完成,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成本较高。并且推拨时皮圈处于翻滚状态,套在颗粒上容易发生扭曲,影响产品外观和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颗粒套装皮圈设备。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颗粒套装皮圈设备,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皮圈送料装置、颗粒运输机构以及皮圈套装机构;皮圈套装机构包括至少三个钩针,其中至少有两个钩针分别安装在气动滑台上,三个钩针中心对称设置在机架上,气动滑台用于使钩针沿自身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钩针邻近其他钩针的一端具有向上弯折的限位部;皮圈送料装置用于向皮圈套装机构投送皮圈,且使皮圈同时套在各限位部上;颗粒运输机构用于将颗粒从多个钩针对称中心的正下方向上输送,使颗粒位于皮圈内的同时,将皮圈顶出限位部,从而皮圈裹紧颗粒。
皮圈送料装置用于向皮圈套装装置投送皮圈,皮圈套装装置包括至少三个钩针,皮圈送料装置将皮圈投送到钩针的限位部上,钩针在气动滑台上做沿钩针自身长度方向的往复运动。颗粒运输机构从多个钩针对称中心的正下方向上输送颗粒,钩针张开皮圈并套装在颗粒上,此后颗粒运输机构将皮圈顶出限位部,从而皮圈裹紧颗粒。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皮圈套装的自动化,降低了手工套装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效率和生产质量。
可选的,皮圈送料装置包括:皮圈进料机构和皮圈钩取机构;其中,皮圈钩取机构包括取料针及驱动取料针旋转的电机,电机安装在机架上,取料针一端具有弯折部,弯折部用于从皮圈进料机构钩取皮圈,且弯折部转动到皮圈套装机构上方时,在重力作用下,将皮圈投入在各限位部上。
皮圈送料装置包括皮圈剪切结构,皮圈进料机构及皮圈钩取机构,皮圈剪切机构将乳胶管剪切成皮圈掉落在皮圈进料机构内。
可选的,皮圈进料机构为振动盘,振动盘末端设有皮圈输送槽,在振动力的作用下,皮圈运动至皮圈输送槽邻近取料针的一端,且该端两侧分别具有挡块,挡块用于防止皮圈掉落。
皮圈进料机构为振动盘,皮圈在振动力的作用下,将无序的皮圈排列整齐并向前移动。振动盘的末端具有供取料针通过的皮圈输送槽,此输送槽两侧设有防止皮圈掉落的挡块。旋转的取料针通过皮圈输送槽依次勾取皮圈。输送皮圈时,振动盘内铺设适量滑石粉防止皮圈之间粘连。皮圈进料机构还包括皮圈剪切机构。
可选的,颗粒运输机构包括:第一导轨,位于机架的下方;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上;第一推动机构,推动第一滑块在第一导轨上往复运动;第二导轨,固定在第一滑块上;第二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二导轨上;传送杆,传送杆固定在第二滑块上,传送杆顶部具有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纳颗粒,容纳腔侧壁开设与钩针数目对应的第一凹槽,颗粒运输机构具有套装工作位,在套装工作位时,传送杆位于多个钩针对称中心的正下方;第二推动机构,第二推动机构在颗粒运输机构处于套装工作位时,推动第二滑块沿第二导轨长度方向向上移动,使传送杆带动颗粒向皮圈套装机构一侧移动,第一凹槽与对应的钩针配合,皮圈脱离限位部,并裹紧颗粒,此后,限位部将套装皮圈的颗粒顶起,同时传动杆在第二滑轨上向下滑动,套装皮圈的颗粒在重力作用下从限位部上脱落。
所述颗粒运输机构具有套装工作位,在套装工作位时,传送杆位于多个钩针对称中心的正下方。颗粒放置在颗粒运输机构的容纳腔内,颗粒运输机构具有使传送杆沿垂直方向运动的第一导轨以及使传送杆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第二导轨。颗粒在套装上皮圈后,在钩针及颗粒运输机构的共同作用下从套装工作位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志力,未经杨志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84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递开袋旋转撑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成品容器的输出装置及洁净环境下的包装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