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的内置式防雾化加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7799.7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1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桂锋;贾庆虎;李儒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 |
代理公司: | 宿迁市永泰睿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4 | 代理人: | 陈臣 |
地址: | 223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蓄电池 内置 雾化 加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蓄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的内置式防雾化加酸装置。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是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一种蓄电池。在日常使用时,铅酸蓄电池需要在每次保养时检查电解液的密度和液面高度,如果有缺少需添加电解液。
由于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氧化性,在添加硫酸时常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硫酸直接加进蓄电池中,因撞击、抨溅而导致酸的雾化进入空气中,造成工作人员的身体损伤;
2、硫酸直接加入水或者硫酸溶液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不利于蓄电池的稳定,也不利于硫酸的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的内置式防雾化加酸装置,通过采用内置在铅酸蓄电池内部的引流装置进行加酸,有效引导酸的流向,防止因撞击、抨溅而导致酸的雾化,结构新颖、性能稳定、操作简便、收缩方便、固定牢固、调节方便、安全可靠,在用于铅酸蓄电池的内置式防雾化加酸装置的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的内置式防雾化加酸装置,用于给铅酸蓄电池加酸,所述铅酸蓄电池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加酸口,所述用于铅酸蓄电池的内置式防雾化加酸装置包括:一级引流板、二级引流板、三级引流板、若干导流滑轮和支杆,所述一级引流板与水平面向下呈一定角度设置在所述加酸口的下方,所述二级引流板与与水平面向下呈一定角度设置在所述一级引流板的下方,所述三级引流板与水平面向下呈一定角度设置在所述二级引流板的下方,所述一级引流板与所述二级引流板、所述二级引流板与所述三级引流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导流滑轮,所述支杆贯穿所述外壳的顶部且独立连接所述三级引流板在远离所述二级引流板的端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一级引流板与所述二级引流板、所述二级引流板与所述三级引流板之间为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一级引流板、二级引流板、三级引流板均设置有若干凹凸条纹。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级引流板的宽度大于所述一级引流板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三级引流板的宽度大于所述二级引流板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三级引流板在远离所述二级引流板的端部设置有环扣。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杆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环扣配合使用弯钩。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环扣配合使用的卡扣。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杆设置有若干限位块。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任一所述限位块抵接所述外壳的顶部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铅酸蓄电池的内置式防雾化加酸装置通过采用内置在铅酸蓄电池内部的引流装置进行加酸,有效引导酸的流向,防止因撞击、抨溅而导致酸的雾化,结构新颖、性能稳定、操作简便、收缩方便、固定牢固、调节方便、安全可靠,在用于铅酸蓄电池的内置式防雾化加酸装置的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铅酸蓄电池的内置式防雾化加酸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的内置式防雾化加酸装置,用于给铅酸蓄电池加酸,所述铅酸蓄电池包括外壳6,所述外壳6的顶部设置有加酸口601,所述用于铅酸蓄电池的内置式防雾化加酸装置包括:一级引流板1、二级引流板2、三级引流板3、若干导流滑轮4和支杆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77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联网系统
- 下一篇:体温自塑成型皮肤护理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