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结构保温砌块用拉结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7216.0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5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武祥;张磊蕾;陈晋栋;王爱军;廖礼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E04B2/02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苏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83 | 代理人: | 周全 |
地址: | 1000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结构 保温 砌块 用拉结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领域,尤其涉及组合结构保温砌块用拉结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对不同形式保温体系提出了迫切需求,组合式结构成为结构体系发展和应用的重要方向。组合结构与节能一体化,不仅丰富了建筑结构体系,也能较好地解决保温体系与建筑同寿命问题,推动了我国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工作。现有的保温砌块多为整体式的空心砌块,这样砌成的墙体整体性差,效果不理想。采用组合结构时,仅通过钢筋连接,可靠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提高稳定性的组合结构保温砌块用拉结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保温砌块包括一对U形框体,一对U形框体的U形口相对设置,所述U形框的U形口的底面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箭头槽,所述箭头槽包括上槽和下槽,所述上槽的截面呈直角梯形,下槽的截面呈半圆形,所述上槽位于下槽的上方,所述上槽的底边与下槽的顶边重合,使得上槽连通下槽;所述上槽的底边长度小于下槽的顶边长度,所述上槽的底边位于下槽的顶边中间;
所述拉结件位于箭头槽内,使得一对U形框体连为一体。
所述拉结件包括一对拉结组,一对拉结组平行设置,所述拉结组设在一对U形框体相对的箭头槽内;
所述拉结组包括一对插片一和至少一连杆一,所述连杆一连接在一对插片一之间,所述插片一位于下槽内,所述插片一的长度大于上槽底边的长度。
还包括连杆二,所述连杆二连接在一对拉结组的连杆一之间。
所述拉结件包括四个插片二和至少一个连接件,四个插片二分别设在一对U形框体的四个箭头槽内,所述插片二位于下槽内,所述插片二的长度大于上槽底边的长度;
所述连接件呈X形,所述连接件的四角分别连接四个插片二。
所述连接件具有两个,两个连接件之间设有连杆。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中,一对承重半框相对设置形成具有空腔(即一对相对设置的U形口)的承重基体,一对承重半框的箭头槽内连接设有拉结件,最后,在空腔内浇入发泡水泥浆料,使得一对承重半框、拉结件和发泡水泥浆料连为一体。
拉结件设置在箭头槽内,使得一对承重半框连接可靠,提高稳固性;拉结件可加工成不同的结构,便于需要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U形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U形框体,10是U形口,2是箭头槽,21是上槽,22是下槽,220是顶边,3是拉结件,31是拉结组,311是插片一,312是连杆一,313是连杆二,
32是插片二,33是连接件,34是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5所示,所述保温砌块包括一对U形框体1,一对U形框体的U形口10相对设置,所述U形框的U形口的底面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箭头槽2,所述箭头槽包括上槽21和下槽22,所述上槽的截面呈直角梯形,下槽的截面呈半圆形,所述上槽位于下槽的上方,所述上槽21的底边与下槽22的顶边(即直径)重合,使得上槽连通下槽;所述上槽21的底边长度小于下槽22的顶边220长度,所述上槽的底边位于下槽的顶边中间;
所述拉结件3位于箭头槽内,使得一对U形框体连为一体。
工作中,设置箭头槽一方面便于拉结件连接,使得一对U形框连接可靠,另一方面,提高与发泡水泥浆料的接触面积,提高粘合可靠性。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拉结件3包括一对拉结组31,一对拉结组平行设置,所述拉结组设在一对U形框体相对的箭头槽内;
所述拉结组31包括一对插片一311和至少一连杆一312,所述连杆一连接在一对插片一之间,所述插片一311位于下槽内,所述插片一311的长度大于上槽21底边的长度,一对拉结组可单独加工,便于放置。通过插片一形成对U形框体的卡锁动作,连接可靠。
还包括连杆二313,所述连杆二连接在一对拉结组的连杆一之间,使得一对拉结组连为一体,提高稳固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未经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72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带孔槽砌块
- 下一篇:一种组合结构保温砌块用混凝土承重半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