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型钢水泥土桩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7133.1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1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如峰;刘继忠;邵广超;张勇;杨旭彬;梁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长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46;E02D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正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18 | 代理人: | 路远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钢 水泥 土桩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水泥土搅拌墙的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型钢水泥土桩体。
背景技术
目前,在地基基坑的施工过程中,在完成对地基的钻孔后,往往在地基中插入若干具有一定强度及抗渗能力的型钢水泥土桩体,能够在土层中形成具有较高强度的型钢墙体,然后在其中灌入水泥浆并进行搅拌,待水泥浆凝固后,完成对地基的施工建设。
现有技术的型钢桩体存在一定不足,首先,型钢放入基坑中后,由于具有较高的高度,且型钢底部的面积较小,容易出现竖立不稳的情形,使型钢无法在水平方向保持垂直的角度,使施工中产生一定的偏差。其次,地基施工完成后,如将型钢留存在地基的土层中,而不进行回收,则需要重新生产新的型钢桩体,会造成钢铁原材料的极大浪费;如将型钢从地基的土层中拔除,则容易造成地基扰动,对周边地基土质环境产生较大影响,降低施工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型钢水泥土桩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型钢水泥土桩体,包括型钢本体,所述型钢本体为工字形,所述型钢本体由两个横向钢板组成,所述横向钢板长度相等且相互平行;所述横向钢板通过纵向钢板进行连接,所述纵向钢板的两端分别垂直于两个横向钢板,在所述型钢本体的下部设有金属垫板,在所述金属垫板的底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稳定杆;在所述型钢本体的上部设有若干圆形吊装口,在所述圆形吊装口上设有弧形凹槽;在所述横向钢板外侧面的下部,以及所述纵向钢板两侧的下部均设有方形储液盒,所述方形储液盒的上部为开口状,在所述方形储液盒的下部内壁上设有转轴、挡板和挡块,所述转轴和挡板相连接,所述挡块位于与转轴相对方向的方形储液盒的内壁上;在所述方形储液盒内设有脱模剂。
进一步优化地,在所述圆形吊装口上设有相对应的环形的磁铁装置。
进一步优化地,在所述型钢本体的表面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为聚氯乙烯材质。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方形储液盒的外侧壳体与型钢本体的表面呈30度夹角。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稳定杆的长度为0.5—1米。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稳定杆的下部为圆锥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型钢能够稳定竖立在基坑中进行施工,减少角度偏差,其次,能够较为容易地使型钢从基坑中拔除,实现型钢水泥土桩体的回收,减少资源的浪费,符合绿色建筑施工的要求,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方形储液盒的挡板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方形储液盒的挡板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型钢本体;11、横向钢板;12、纵向钢板;13、圆形吊装口;14、弧形凹槽;15、磁铁装置;2、金属垫板;21、稳定杆;3、方形储液盒;31、转轴;32、挡板;33、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型钢水泥土桩体,包括型钢本体1,所述型钢本体1为工字形,所述型钢本体1由两个横向钢板11组成,所述横向钢板11长度相等且相互平行;所述横向钢板11通过纵向钢板12进行连接,所述纵向钢板12的两端分别垂直于两个横向钢板11。将型钢本体1设计为工字型,在施工时能够保证水泥土桩体足够的垂直度和强度,同时能够节约大量的钢材原料,符合绿色建筑施工的理念。
在所述型钢本体1的下部设有金属垫板2,用于增大型钢本体1与基坑地面接触的面积,使型钢本体1竖立在基坑中时,能够保持稳定的角度。在所述金属垫板2的底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稳定杆21,将型钢本体1放入基坑中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所述稳定杆21能够插入到基坑底部的土层中,为型钢本体1提供牢固的底部支撑力,从而不易发生角度偏移。
在所述型钢本体1的上部设有若干圆形吊装口13,用于机械设备上的钩状设备对型钢本体1进行吊装;在所述圆形吊装口13上设有弧形凹槽14,能够使机械设备上的钩状设备更加牢固地卡入吊装口13,减小吊装过程中的晃动,进而增加施工作业的精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长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济南长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71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管支撑系杆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边坡加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