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CT扫描的油‑盐水接触角测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6592.8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7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高亚军;姜汉桥;李俊键;赵丽君;孟凡乐;苏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乔媛,汤在彦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t 扫描 盐水 接触角 测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石油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石油工程领域的测量技术,具体的讲是一种基于CT扫描的油-盐水接触角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的日益开采,油田整体进入高含水时期,采油效率日渐下降。因此,清楚了解油藏特性、提高原油采收率迫在眉睫。油藏岩石在长期的水驱过程中,孔隙结构、壁面化学性质和界面张力的改变,导致油藏的润湿性发生改变。而地层多孔介质中的毛管力和相对渗透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润湿角的影响,它们是控制多相流中流动特征极其重要的参数。因此,如何准确实际的测量油水两相接触角,对于研究油层孔隙介质特性以及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油水两相接触角的影响因素很多,如温度、压力、矿物组成、流体组成以及岩石表面粗糙度等。传统的油-盐水-岩石体系接触角的测量系统存在以下不足:
(1)、测量部位简单且单一,数据稀少,结论不统一;
(2)、实验采用理想光滑材料或人造材料,未考虑实际岩石的表面粗糙度、矿物组成多样性和孔隙结构非均质性等因素;
(3)、大多数系统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接触角测量,未能考虑油藏高温高压条件;
(4)、一次实验只能测量一次接触角,实验过程复杂,实验装置要求条件高,测量误差大。
因此,如何研究和开发出一种新的测量系统,其可以更准确的测量油水两相接触角,在油田整体进入高含水时期,采油效率日渐下降现状下显得尤为急迫。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油-盐水系统的接触角测量系统的局限性与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CT扫描的油-盐水接触角测量系统,可以实现对油水两相接触角的测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CT扫描的油-盐水接触角测量系统设备,所述基于CT扫描的油-盐水接触角测量系统包括:
第一水罐1;
注入泵2,所述注入泵2的入口与所述第一水罐1相连接;
盐水注入泵4,所述盐水注入泵4的一端与所述注入泵2的出口通过软管相连接,另一端与一岩心夹持器6的入口相连接;
油相注入泵3,所述油相注入泵3的一端与所述注入泵2的出口通过软管相连接,另一端与一岩心夹持器6的入口相连接;
所述岩心夹持器6内部设置有岩心7,一X射线源5用于扫描所述岩心7,一信号接收器9与所述X射线源5相连接;
围压泵12,与所述岩心夹持器6的围压口相连接;
毛细计量器8,与所述岩心夹持器6的出口端相连接;
回压泵10,与所述毛细计量器8相连接;
第二水罐11,与所述回压泵10相连接;
所述围压泵12,还与所述第二水罐11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CT扫描的油-盐水接触角测量系统还包括CT载物台,所述岩心夹持器6放置于所述CT载物台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X射线源5放置于所述CT载物台。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接收器9为平板接收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CT扫描的油-盐水接触角测量系统还包括显示器13,与所述信号接收器9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盐水注入泵4中设置有质量分数为8%碘化钾的盐水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油相注入泵3中设置有染色煤油。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CT扫描的油-盐水接触角测量系统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第一水罐1与所述注入泵2之间的第一阀门14;
设置于所述注入泵2与所述盐水注入泵4以及油相注入泵3之间的第二阀门15;
设置于所述第二阀门15与所述盐水注入泵4之间的第三阀门16;
设置于所述第二阀门15与所述油相注入泵3之间的第四阀门17;
设置于所述岩心夹持器6与所述盐水注入泵4以及油相注入泵3之间的第五阀门20;
设置于所述第五阀门20与所述盐水注入泵4之间的第六阀门18;
设置于所述第五阀门20与所述油相注入泵3之间的第七阀门19;
设置于所述毛细计量器8与所述回压泵10之间的第八阀门21;
设置于所述回压泵10与所述第二水罐11之间的第九阀门23;
设置于所述第二水罐11与所述围压泵12之间的第十阀门25;
设置于所述岩心夹持器6与所述围压泵12之间的第十一阀门24;
与所述回压泵10相连接的第十二阀门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65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木材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全球定位系统地基增强站的观测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