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量子加密的智能汽车通信系统以及量子车载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6444.6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2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富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神州量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40 | 代理人: | 解明铠,刘静静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量子 加密 智能 汽车 通信 系统 以及 车载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量子加密的智能汽车通信系统以及量子车载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汽车发展迅速,自主导航、自动停车、无人驾驶等智能化技术逐渐成为现实,为人们驾车出行带来更多美好体验。但是由于大部分智能汽车都接入互联网,汽车引擎、变速箱、刹车、气囊、娱乐系统、故障诊断系统等纷纷与网络相连,在提高了舒适性和娱乐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互联网安全问题。黑客或其他不法分子可以像如今的网络攻击一样通过互联网安全漏洞攻击智能汽车。传统的互联网遭受攻击后大都是引起信息的泄漏,而不会危及人身安全,然而如果智能汽车遭受黑客攻击,就会出现拒绝服务、失去控制等状况,将乘车人、行人和周边环境置于危险中,影响人身安全,后果非常严重。
由于智能汽车之间以及智能汽车和远程设备平台之间不断的发送和接收数据,极大的增加了智能汽车遭受黑客攻击的风险,因此,智能汽车最大的网络安全隐患是它的远程通信系统,为解决智能汽车通信安全问题,公开号为CN 205610679 U的中国专利申请《一种具有签名和加密功能的车联网通信设备》公开了一种具有签名和加密功能的车联网通信设备,具有很强的安全特性,并且其硬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扩展性以及可移植性;公开号为CN104053149 A的中国专利申请《一种实现车联网设备的安全机制的方法及系统》公开了一种实现车联网设备的安全机制的方法及系统,设计了专用的安全服务机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标准均未涉及到实现车联网设备的安全机制的技术方案的问题。
但以上的两种方案都采用基于算法的经典加密方式,这种加密的保密程度依赖于算法的复杂性,随着当代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未来量子计算机的出现,其安全性受到严重的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量子加密的智能汽车通信系统以及量子车载终端,基于量子加密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基于经典加密算法的汽车通信系统的安全性问题。
一种基于量子加密的智能汽车通信系统,包括量子密钥卡、量子通信网络、车辆指挥中心、以及配置在智能汽车上的量子车载终端;
所述量子通信网络包括至少一量子服务中心站,所述量子服务中心站还对应连接有至少一个用于向量子密钥卡提供量子密钥的量子服务分站;
量子车载终端带有从量子密钥卡中获取量子密钥的数据接口,各量子车载终端之间利用各自的量子密钥经由车辆指挥中心进行量子加密通信。
智能汽车通信系统中实际进行通信的通信主体应该为配设在各个智能汽车上的量子车载终端。
本实用新型中,各量子车载终端之间利用各自的量子密钥经由车辆指挥中心进行量子加密通信实际上是指,各个量子车载终端利用相匹配的量子密钥卡中量子密钥对待发送的原始信息加密发送至相应的接收方,发送过程中先将加密信息发送给量子通信网络,然后由量子通信网络发送至车辆指挥中心转发给相应的接收方。相应的接收方应理解为接收该待发送的原始信息的量子车载终端。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中,对原始信息加密后信息即为加密信息。加密信息通过量子通信网络发送至相应接收方的过程中,信息都是以加密信息的形式进行传输,以防止信息泄露,充分保证了智能汽车通信系统的通信可靠性和安全性。
量子车载终端应理解为在目前的车载终端的基础上,能够获取量子密钥并对通信信息进行加/解密的车载终端。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量子车载终端包括从量子密钥卡中获取量子密钥并使用量子密钥进行数据加/解密的量子加解密模块。
作为另一种优选实现方式,所述量子密钥卡包括使用量子密钥卡内的量子密钥对量子车载终端经由数据接口发送的数据进行数据加/解密的量子加解密模块。通过在量子密钥卡内设置加解密模块进行加解密,能够实现量子密钥卡中的量子密钥与量子车载终端的完全隔离,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量子加解密模块利用量子密钥进行加密或解密的算法无特殊要求,但需要保证加密或解密算法能够相互适用。
数据加/解密指对数据进行加密或解密,若数据为待发送的原始数据,则进行加密;若数据为接收到的加密信息,则进行解密。
所述量子通信网络中量子服务中心站的数量以及各个量子服务中心站所对应的量子服务分站的数量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设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神州量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神州量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64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现场认证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以充电的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