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式负离子新风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6361.7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4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李雅漠;徐永旭;秦凌凌;李福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F24F3/16;F24F13/28 |
代理公司: | 重庆蕴博君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23 | 代理人: | 王玉芝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式 负离子 新风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负离子新风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污染近几年日益严重,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对环境的破坏日趋恶化,因此新风质量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目前的新风净化装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净化装置中多数滤网膜难以截留可吸入颗粒物,采用更高效率的过滤膜,成本昂贵,而且阻力特别大,在短期内滤膜被颗粒物堆积而堵塞,在不断加大的压力下会造成滤膜破裂,净化失效;
2、新风净化过程中负离子与颗粒物接触时间短而造成净化效率低。
3、滤膜不易清洗,在空气污染程度较大的时期内,滤网式新风净化装置滤膜更换频繁,经济性差,实用性逐渐下降;
4、颗粒物堆积在滤膜上,可能对经过的空气造成二次污染;
5、市面上的负离子净化装置的净化段不可调整,导致净化效果达不到要求,清洗不便等问题;并且不同功能和面积的房间,其新风需求也不同,净化段不可调,也可导致负离子新风净化装置大批量生产难以实现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新风净化过程负离子与颗粒物接触时间短、净化效率低,净化段不可调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式负离子新风净化装置,通过在新风管道内增加薄层通道,结合层流沉降原理,利用分层实现层流的方式使负离子与颗粒物接触时间增长,提高负离子对颗粒物的沉降效率,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仅能提高净化效率,而且负离子净化段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确定安装段数。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可调式负离子新风净化装置,包括沿进风方向依次设置在新风管道内的过滤网和负离子发生器,沿新风管道内壁由外向内设置的消音棉和绝缘层,所述过滤网和负离子发生器通过抽拉方式卡接在新风管道内,在所述新风管道内还设置有薄层通道,所述薄层通道与新风管道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新风管道的侧面还设置有方便取出和放入薄层通道的开口,开口处安装密封垫。在管道侧壁设置开口,能方便更换或清洗薄层通道,
优选的,所述薄层通道设置有折弯,形成上升通道和下降通道。上升通道有利于重力占主导作用的颗粒物沉降,下降通道有利于浮力占主导作用的颗粒物沉降;
优选的,所述薄层通道选用绝缘、粘滞性强、粗糙度大的材料。
优选的,所述薄层通道的材料中还加入电气石粉末。利于电气石粉末天然散发的负离子进一步提升薄层通道的净化效率。
优选的,所述新风管道内还设置有预留薄层通道。在净化要求较高时,开启预留薄层通道,增加空气与负离子的接触时间和作用面积。
优选的,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并列设置在新风管道内。对前一次净化效果进行补偿,使净化精度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在新风管道内增加净化装置,净化装置内的薄层通道作为整体部件与新风管道滑动连接,便于及时更换或清洗薄层通道,并能根据使用情况确定净化装置的安装段数,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新风净化装置进行改造,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克服了负离子和颗粒物接触时间短、净化效率低的问题,有利于通过负离子净化技术将颗粒物沉降在净化装置中,且净化装置所需压力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负离子发射极布置图;
图4是薄层通道的截面放大图。
附图标记
1-过滤网; 2-消音棉; 3-绝缘层; 4-负离子发生器;
5-薄层通道; 6-开口; 7-百叶;
51-上升通道; 52-下降通道; 53-预留薄层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可调式负离子新风净化装置,包括沿进风方向依次设置在新风管道内的过滤网1和负离子发生器4,沿新风管道内壁由外向内设置的消音棉2和绝缘层3,过滤网1和负离子发生器4通过抽拉方式卡接在新风管道内,在所述新风管道内还设置有薄层通道5,薄层通道5与新风管道通过轨道滑动连接,便于薄层管道的抽取和安装。
为了方便更换或清洗薄层通道5,在新风管道的侧面还设置有取出和放入薄层通道的开口6,开口6处安装密封垫,保证气体中的颗粒物只能沉降在净化装置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63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