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防盗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5207.8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4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平;毛瑞丽;林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B13/191 | 分类号: | G08B13/191;G08B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00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10010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防盗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防盗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智能化小区建设的推广,新建小区中均已配备防盗报警系统,已有的防盗报警系统布线复杂,要求较高,对于已装修完成的用户家庭不易于接入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原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防盗报警系统,通过无线收发模块传输数据,无需重新布线,且防范范围较大,实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线防盗报警系统,包括一台主机及多台从机,
主机包括主机微控芯片、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无线发送模块,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经信号放大电路与主机微控芯片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主机微控芯片的I/O端经SPI接口与无线发送模块相连接,
从机包括从机微控芯片、报警单元、无线接收模块,从机微控芯片的信号输出端与报警单元相连接,从机微控芯片的I/O端经SPI接口与无线接收模块相连接,
主机通过无线发送模块向各从机发送报警信号,各从机通过其无线接收模块接收该报警信号。
所述主机还包括显示屏、主机电源单元、主机复位电路,所述主机微控芯片的数据输出端与显示屏相连接,所述主机微控芯片的控制端与主机复位电路相连接,所述主机微控芯片的供电端与主机电源单元相连接。
所述从机还包括从机复位电路、从机电源单元,所述从机微控芯片的控制端与从机复位电路相连接,所述从机微控芯片的供电端与从机电源单元相连接。
所述主机还包括光强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强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主机微控芯片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无线防盗报警系统,具有检测功能的主机与多台具有报警功能的从机通过无线收发模块传输数据,可组成小型无线网,无需繁琐的布线,防范范围较大,可实现防区外移,从目标外围开始防起,在所有防范区域构筑层层警戒网,特别适用于已装修用户、养殖场等布线不方便的场合,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网拓扑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的光强传感器部分的电路原理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发送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3C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接收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3D为本实用新型的温度传感器部分的电路原理图。
图3E为本实用新型的报警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3A-3E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无线防盗报警系统,包括一台主机及多台从机,主机与多台从机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实现数据交互,组成具有防盗报警功能的小型无线网络。
主机包括主机微控芯片、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无线发送模块、显示屏、主机电源单元、主机复位电路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布设于检测区域(如住房的门窗、厨房、卧室,养殖场的围栏等重点防范区域);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经信号放大电路与主机微控芯片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主机微控芯片的I/O端经SPI接口与无线发送模块相连接,主机微控芯片的数据输出端与显示屏相连接,主机微控芯片的控制端与主机复位电路相连接,主机微控芯片的供电端与主机电源单元相连接。
从机包括从机微控芯片、报警单元、无线接收模块、从机复位电路、从机电源单元。报警单元布设于较为隐蔽的区域;从机微控芯片的信号输出端与报警单元相连接,从机微控芯片的I/O端经SPI接口与无线接收模块相连接,从机微控芯片的控制端与从机复位电路相连接,从机微控芯片的供电端与从机电源单元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感测到有人闯入防范区域的电压信号时,该电压信号经信号放大电路放大后传输至主机微控芯片,主机微控芯片向相应的从机发送包括报警信号,具体的说,主机配置各从机对应的地址码,主机将包括相应地址码的报警信号经无线发送模块发送至各从机,各从机的无线接收模块接收报警信号,首先解析出地址码,将解析出的地址码与本地的地址码相比较,地址码对比一致的从机根据接收的报警信号,启动其报警单元发出报警,如蜂鸣器发出蜂鸣报警,振动器产生振动进行提醒等,同时向主机发送响应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52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定位的连续冲压模
- 下一篇:车辆门升降器用的钢索导轨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