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内换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4547.9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0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郭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泽华 |
主分类号: | B60H1/24 | 分类号: | B60H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王灏增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武清区河西***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气装置,尤其是一种车内换气系统。
背景技术
在汽车行驶时,当车内有乘客吸烟时,产生的烟雾会产生车内空气污染的问题,在车窗不打开的前提下,会使得空气污染尤为严重。同时,由于烟气的存在,影响车内乘客的呼吸,对乘客的呼吸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针对这个问题,不能光依赖车内的空调系统,也要在车体内进行改变,对于汽车厂家,必须对此提出针对性的方案,以改善车内空气清洁度、提高客户乘车的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迅速、高效的排出车内烟气的车内换气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内换气系统,包括风机支架、风机、排风管、烟雾检测器和控制器;所述风机支架安装在汽车B柱内,所述风机固定安装在所述风机支架上,所述排风管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所述烟雾检测器安装于汽车车身内部的顶端,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烟雾检测器和所述风机电连接,所述风机、烟雾检测器和控制器均与汽车蓄电池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汽车B柱位于前后排座椅之间,在汽车的B 柱内安装风机支架,在烟雾检测器检测到汽车内的烟气浓度超过设定值时,会自动启动风机,将车内的烟气抽出车外,可以迅速的降低车内烟气浓度,为车内乘客营造良好的呼吸环境,且为自动控制,无需人为操作,高效快捷。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汽车B柱中部开设有水平方向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纵向截面为圆形。
进一步,所述风机支架呈两端敞口的筒状结构,所述风机支架位于车身内部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罩,所述风机支架卡接在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风机支架与所述安装孔之间设置有用于密封的橡胶圈。
进一步,所述安装孔纵向截面的直径大于所述风机支架纵向截面的直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橡胶圈在风机支架和安装孔之间,可以有效的起到密封作用。
进一步,所述风机支架与所述风机的外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过滤罩呈网格状。
进一步,所述排风管为可伸缩软管,所述排风管的出风口设置有单向阀。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风机不启动时,排风管可收缩起来,不占用外部空间;单向阀的设置,避免了外部空气进入车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内换气系统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支架的纵向截面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风机支架;2、风机;3、排风管;4、过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车内换气系统,包括风机支架1、风机2、排风管3、烟雾检测器和控制器;所述风机支架1安装在汽车B柱内,所述风机2固定安装在所述风机支架1上,所述排风管3与所述风机2 的出风口连接,所述烟雾检测器安装于汽车车身内部的顶端,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烟雾检测器和所述风机2电连接,所述风机2、烟雾检测器和控制器均与汽车蓄电池连接。
本实施例的汽车B柱为在驾驶舱的前座与后座之间的支撑柱,即同侧两扇门之间的支撑柱,从车顶延伸至车底部。本实施例的所述汽车B柱中部开设有水平方向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纵向截面为圆形。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风机支架1呈两端敞口的筒状,所述风机支架1位于车身内部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罩4,对车内烟雾进行初步过滤。所述风机支架1卡接在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风机支架1与所述安装孔之间设置有用于密封的橡胶圈。为了便于安装和使用,本实施例的所述安装孔纵向截面的直径大于所述风机支架1纵向截面的直径。
本实施例的所述过滤罩4呈网格状。所述排风管3为可伸缩软管,所述排风管3的出风口设置有单向阀。在风机的工作的情况下,排风管3可以收缩,不占用外界空间。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烟雾检测器对车内气体进行持续检测,在烟雾浓度大于预设值时,将信号传给控制器,风机启动,将车内的烟雾抽出,排出到外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泽华,未经郭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45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