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空气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4197.6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0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宪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宪宗 |
主分类号: | B60H3/06 | 分类号: | B60H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地发展,城市中的汽车总量也不断攀升,过多的汽车尾气排放是产生雾霾的重要成因。雾气看似温和,里面却含有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细颗粒、有毒物质达20多种,包括了酸、碱、盐、胺、酚等,以及尘埃、花粉、螨虫、流感病毒、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等,其含量是普通大气水滴的几十倍。与雾相比,霾对人的身体健康的危害更大。由于霾中细小粉粒状的飘浮颗粒物可直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支气管,甚至肺部。所以,霾影响最大的就是人的呼吸系统,造成的疾病主要集中在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疾病、鼻腔炎症等病种上。同时,灰霾天气时,气压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骤增、空气流动性差,有害细菌和病毒向周围扩散的速度变慢,导致空气中病毒浓度增高,疾病传播的风险很高。
雾霾的形成是较长时间,空气流动不畅或空气静止状态下,当雾的大气环境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向外扩散,造成集聚效应。随着人们用车时间的增多,而车内的空气很难流通,不可避免的吸入前面汽车排放的尾气所形成的雾霾,对人体造成危害。
现有技术中车用空气净化器,仅仅对空气中的异物等进行净化和过滤掉较大体积的颗粒物,很难对直径较小的颗粒物进行过滤。因而很难真正有效的对车内空气进行净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空气净化器,主要解决了现有车用空气净化器净化效果差不能有效对车内空气进行净化的问题,该车用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简单合理,通过控制装置对空气进行检测,湿度达到预设时启动引风机I和引风机II,并在内置的颗粒捕集袋作用下过空气进行过滤,而空气中含有直径大于0.1µm的雾霾胶体颗粒和有害物质,被截留在颗粒捕集袋内,净化空气则由出风管中以高流速排出,十分有效地遏制雾霾的形成,并净化空气大大地提高了车内部的整体环境,实用方便,运行平稳,安装方便,维修简单,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易于推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用空气净化器,其包括有壳体、进风管、出风管、引风机I和引风机II,所述壳体整体为圆筒形且其下端为锥形的结构设置,壳体上设置有控制装置,壳体内部设置有颗粒捕集袋,壳体的上端套设有密封盖,壳体和密封盖通过螺纹方式固定连接,密封盖为正六棱柱形结构设置,密封盖上端中部设置有与进风管相对应的安装孔,密封盖与进风管通过氩弧焊方式相互固定连接,壳体下端与出风管通过氩弧焊方式相互固定连接,进风管和出风管分别与引风机I和引风机II相互连接,引风机I和引风机II采用静音风机设置;所述壳体外套设带有固定孔的固定架,壳体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密封盖相配合的外螺纹,密封盖上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有相配合的雾霾检测组件和故障报警组件,且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的引风机I和引风机II电气连接,雾霾检测组件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故障报警组件包括有显示屏、蜂鸣器和漏电断路器;所述进风管的上下两端设置有进风端I和出风端I,进风端I和出风端I相互平行,进风端I呈敞口式结构设置,进风端I与所述的引风机I通过螺栓方式相互连接;所述出风管为弧形结构设置,出风管的左右两端设置有进风端II和出风端II,进风端II和出风端II相互平行;所述颗粒捕集袋内设置有微孔金属分离膜和活性炭,微孔金属分离膜由基体层和精度控制层组成,精度控制层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滤孔,滤孔的孔径大小设置为0.1µ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该车用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简单合理,通过控制装置对空气进行检测,湿度达到预设时启动引风机I和引风机II,并在内置的颗粒捕集袋作用下过空气进行过滤,而空气中含有直径大于0.1µm的雾霾胶体颗粒和有害物质,被截留在颗粒捕集袋内,净化空气则由出风管中以高流速排出,十分有效地遏制雾霾的形成,并净化空气大大地提高了车内部的整体环境,实用方便,运行平稳,安装方便,维修简单,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进风管;3、出风管;4、引风机I;5、引风机II;6、控制装置;7、颗粒捕集袋;8、密封盖;9、固定孔;10、固定架;11、外螺纹;12、进风端I;13、出风端I;14、进风端II;15、出风端I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宪宗,未经张宪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41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