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斜颈矫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3763.1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9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赵澎;白静;蔡春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健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王漪文 |
地址: | 300111 天津市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垫 头枕 颈枕 本实用新型 斜颈矫形器 侧挡件 嵌装槽 上表面 头枕槽 插板 插槽 相对侧表面 槽口处 槽相对 矫形件 头颈部 下表面 矫形 插装 颈椎 斜颈 纠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功能斜颈矫形器,包括头枕、一对侧耳枕、头枕槽、背垫、颈枕槽、一对侧挡件,所述头枕与所述背垫相连接,一对所述侧耳枕的下表面分别设有插板,所述头枕的上表面设有一对插槽,所述侧耳枕通过插板插入所述插槽内的方式与头枕相连接,一对所述侧耳枕上的相对侧表面上分别设有嵌装槽,其中一个所述嵌装槽的槽口处插装矫形件,所述背垫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对所述侧挡件,所述背垫的上表面设有所述颈枕槽,所述头枕槽与颈枕槽相对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斜颈得到有效的纠正,颈椎得要很好的保护,头颈部进行效果更佳的矫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矫形器改进,特别是多功能斜颈矫形器。
背景技术
小儿肌性斜颈是一种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临床表现以患儿头向患侧歪斜、前倾,颜面旋向健侧为特点。一般在婴儿出生后的头几天内可以发现,此时患儿头骨尚未硬化,头型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由于肌性斜颈造成患儿头颈偏向一侧,再加上睡觉姿势的不正确或枕头的使用不当,都有可能使婴儿头型发现生偏斜等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多功能斜颈矫形器。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多功能斜颈矫形器,包括头枕、一对侧耳枕、头枕槽、背垫、颈枕槽、一对侧挡件,所述头枕与所述背垫相连接,一对所述侧耳枕的下表面分别设有插板,所述头枕的上表面设有一对插槽,所述侧耳枕通过插板插入所述插槽内的方式与头枕相连接,一对所述侧耳枕上的相对侧表面上分别设有嵌装槽,其中一个所述嵌装槽的槽口处插装矫形件,所述背垫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对所述侧挡件,所述背垫的上表面设有所述颈枕槽,所述头枕槽与颈枕槽相对接。
所述嵌装槽位于侧耳枕的侧表面距离头枕的上表面1/3处。
一对所述侧耳枕与头枕的水平夹角为60°-75°。
所述头枕内填充决明子颗粒。
所述侧挡件包括外壳、开口,拉锁和肩带,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背垫的上表面的左右两端,所述外壳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所述拉锁,所述外壳内设有所述肩带,所述肩带通过开口伸出外壳。
所述背垫为记忆棉背垫或乳胶背垫。
所述头枕槽与颈枕槽的连接处靠近所述头枕槽的一端形成下凹弧,所述头枕槽与颈枕槽的连接处靠近所述颈枕槽的一端形成上凸弧。
所述肩带为网状牵拉带或纯棉布拉带。
所述头枕与所述背垫相连接,即所述头枕的第一侧表面设有魔术子贴,所述背垫的与头枕的第一侧表面相对的第二侧表面设有魔术母贴,所述头枕通过魔术子贴和魔术母贴与所述背垫相连接。
所述矫形件为纵截面是蘑菇形的结构。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多功能斜颈矫形器,通过下凹弧和上凸弧所形成的矫形曲线对使用者的颈椎进行效果更佳的矫形, 方便固定患儿身体,在抱起患儿时折叠的牵拉带可伸展开,套在母亲的头项部,以稳定患儿的抱姿,并能缓冲母亲的前臂抱宝宝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肩带伸出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肩带收起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侧耳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矫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头枕; 2-侧耳枕;
3-头枕槽; 4-背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健,未经张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37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节式足下垂矫形靴
- 下一篇:一种驼背矫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