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储面及加工一体式馒头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193685.5 | 申请日: | 2017-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7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 发明(设计)人: | 杨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健 |
| 主分类号: | A23L7/104 | 分类号: | A23L7/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72 | 代理人: | 徐淑东,王宇杨 |
| 地址: | 11602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体式 馒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面及加工一体式馒头机。
背景技术
馒头是我们喜爱的面食之一,食用馒头的人口很多,馒头的需求量很大。餐饮业快速发展,涉及面食的各类店铺也越来越多,都少不了馒头制作各环节。馒头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常需要经过配料、和面、发酵和蒸制等过程,其中配料、和面和发酵就需要很长的时间。
目前馒头制作多数还是采用人工的方法,也有一些餐饮店用馒头机加工,但是加工效率不高。在配料的时候,面粉量和加水量完全需要人为控制,准确性不好,影响馒头的制作。另外,目前面粉的存储和馒头制作设备是分离的,还需要另外的面粉储存设备,占用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馒头加工效率不高、加工配料准确性差以及面粉存储和馒头制作分离等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储面及加工一体式馒头机,能够将配料、和面和发酵过程自动化,大大简化了馒头的制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面及加工一体式馒头机,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上的控制器以及从上向下依次设置在外壳内的内胆(3)、面粉称重空间(21)和馒头加工空间(22);
所述内胆(3)内形成储面空间(20),且内胆(3)的侧壁上设置面仓偏振电机(8);所述面粉称重空间(21)和馒头加工空间(22)之间通过隔板隔开,所述隔板上设置称重秤盘(4);所述隔板的底面和内胆(3)的底面分别设置漏面口,所述漏面口底部设置电动漏面单元;隔板的漏面口处还设置重量传感器(10);
所述储面空间(20)、面粉称重空间(21)和馒头加工空间(22)的一侧设置盛水槽(7),所述盛水槽(7)与馒头加工空间(22)通过出水单元连通;
所述面仓偏振电机(8)、称重秤盘(4)、电动漏面单元、重量传感器(10)、出水单元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漏面单元包括:移动板(14)、旋转电机(15)、出口固定盘(16)以及旋转齿轮(17);所述旋转电机(15)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移动板(14)上设置开口且移动板(14)紧贴漏面口,移动板(14)的一端与旋转齿轮(17)固定连接,旋转齿轮(17)的齿与旋转电机(15)的转轴啮合;所述旋转电机(15)与设置在漏面口下方的出口固定盘(16)固定,所述出口固定盘(16)上设置开口;
所述旋转电机(15)带动旋转齿轮(17)转动,能够使移动板(14)的开口与出口固定盘(16)的开口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齿轮(17)为扇形。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底面和内胆(3)底面的截面为倒梯形。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盖(1)、上壳(2)和下壳(5)。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设置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储面空间(20)中设置对射传感器(18),所述对射传感器(18)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出水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电磁阀(13)、连接管(11)以及流量检测器(12);
所述电磁阀(13)设置在盛水槽(7)的出水口;所述连接管(11)和流量检测器(12)设置在馒头加工空间(22)中;
所述电磁阀(13)和流量检测器(12)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壳(2)的上部设置水槽注水口(6)。
进一步的,所述面粉称重空间(21)的侧壁上设置称重空间偏振电机(9),所述称重空间偏振电机(9)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储面及加工一体式馒头机,将面粉储存和和面、发酵等馒头制作设备一体化,能够将配料、和面和发酵过程自动化,大大简化了馒头的制作过程,极大的提高了馒头加工的效率,减轻了工人加工馒头的工作量,可促进餐饮企业的发展和效率的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馒头机亦可用在家庭,减少了家庭制作馒头的麻烦,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储面及加工一体式馒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储面及加工一体式馒头机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储面及加工一体式馒头机的电连接示意图;
图4是电动漏面单元的状态示意图1;
图5是电动漏面单元的状态示意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健,未经杨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36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